(摘自多識仁波切著《藏傳佛教常識300題》甘肅民族出版社 2008年6月出版)

 

297.有人說:“佛教弟子以與人不爭為美德。”所以不應該爭辯,這話對嗎?


這要看對什麼不爭。要是對離經叛道、擾法壞法的邪說謬論不爭,就是對眾生缺乏慈悲心和抑惡揚善責任感的糊塗表現,也是違反佛律的行為。


佛在《寶篋經》中說:“對破壞教義的言行應予以破斥,對其不進行破斥者非我弟子,對其進行破斥者是我弟子,是我聲聞。”


著名的大格西喜饒嘉措大師在《龍樹莊嚴駁論》中說:“對釋門中人來說,沒有比分辨是非對錯更重要的使命。”


當今國內外信仰佛教,特別是信仰藏傳佛教的人越來越多,但真正的藏傳佛教教義的宣傳介紹和經典翻譯工作遠遠不能滿足發展的需要。在這種情況下許多偽法邪法冒了出來,使很多缺乏分辨能力的人蒙受欺騙,藏傳佛教的形象也受到了嚴重的損害,甚至有些人指責藏傳佛教是“邪教”。有些對藏傳佛教知之甚少的人,也只憑道聽塗說,便著書撰文,大談“藏密”,起了很壞的誤導作用。


為了維護藏傳佛教的純真教義,為了幫助廣大信眾找到正確的途徑,我們遵循佛教“堅持真理”、“依法不依人”的學術原則,應該辨析是非對錯。

 

298.見性就是成佛嗎?


見性並非就是成佛,理由如下:


(1)見性在成佛五道(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中是第三級見道,成佛在第五級無學道。菩薩道見道與

佛道之間相隔十地修道,小乘道見道與羅漢道之間相隔修道八地。大乘成道三個阿僧祗劫時間分配是:
第一個阿僧祗劫在資糧和加行二道;
第二個阿僧祗劫從一地見道到七地末尾;
第三個阿僧祗劫從八地到十地末尾。


(2)見性的最低界限在見道上。見道的第二剎那開始破俱生二障,到十地末,才能破除細分二障。佛是斷盡煩惱、所知二障。見道一地到十地,有二障,故不能稱作真佛。


(3)見性的不僅是大乘菩薩,二小乘也得見性。但他們的本道果位是羅漢,而不是佛。


(4)有佛名未必都是“佛”,如緣覺羅漢稱闢支佛;十地菩薩已獲得與佛相同的相好莊嚴,也可稱作“佛”(見《現觀莊嚴論》)。


(5)既然“見性”就是“成佛”,已“開悟”見性的達摩為什麼還要修止觀面壁九年?既然“見性”就是“成佛”,在弘忍處得真傳而開悟見性被授予袈裟的六祖慧能,為什麼回到嶺南後隱居在獵人隊伍中又修道十五年呢?在佛教中成佛的模式或者說成佛理論框架只有兩種:一種是顯宗成佛模式;一種是密宗成佛模式。禪宗不屬於密宗而屬於顯宗,因此,禪宗的成佛模式必須符合彌勒《大乘經莊嚴論》和《般若現觀莊嚴論》所闡釋的境行果理論。


由此又可以推出以下兩點:
(6)在大乘顯宗的成佛模式中只有三個無量劫和許多個無量劫修成佛果之說,沒有本世肉體成佛和即生成佛之說。因此,禪宗的“見性成佛”的“佛”,不是終極意義上的佛,而是指佛心、自性的去妄歸正。


(7)在大乘經論中所說的“成佛”,不是人身肉身成佛,而是“報身成佛”。
報身有“五個”決定特點:
(a)身決定:以相好莊嚴無比的報身相成佛;
(b)處界決定:色界無上天成佛;
(c)說法對象決定:說法對象全部是聖位菩薩;
(d)所說法決定:只說大乘法門;
(e)住世時間決定:從成佛時起直到一切眾生成佛,其色身不滅(見《大乘經莊嚴論》)。


根據大乘成佛模式,欲界肉身成不了佛,成佛的決定地點在色界天。因此,大乘認為釋迦牟尼先在色界無上天成佛,然後化身轉世為欲界喜足天天人白髻,白髻天人又以“六齒白象”的形象投胎於摩雅王妃,二十九歲出家,三十五歲成佛,只是一種度化本土眾生的方便化現。


根據這一成佛模式可以斷定,禪宗的所謂“見性成佛”不是指功德圓滿的佛,只是指“登地”,進入如來家族。
(8)佛果是具法身、報身、化身等“三身”者,法身和色身(報化身)各自的成因不同。


“法身”指佛的“自性清淨”的體性和佛的通達無礙的智慧功能,它的成因是慧資糧。


“見性”是智慧境界,是修定慧的結果,而色身的成因是無量功德善行。因此,“見性”只是佛的法身屬性,不是色身屬性,因此不修色身因緣,只修見性智慧成不了佛。禪宗只講“見性”,不講修善修福,只能成佛的“一半”,成不了佛的“另一半”,即色身。


(9)“成佛”是斷盡煩惱和所知二障的自性清淨境界。
初“見性”只能破除心性表層“見惑”,破不了心性深層的習染俱生二障,破除俱生二障是見性後的修道結果。“頓悟漸修”,就是指的悟後的修道過程。
因此,可以斷定“見性不是成佛”。

 

299.佛教既然否認第一因,為什麼密法裡面有“本初佛”的概念呢?


所謂“本初佛”(原始佛)、“金剛持”或譯“持金剛”是釋迦牟尼佛說密續時的名稱,並非是密法承認有一個最初的佛。如釋迦牟尼佛傳密集時化現金剛持;傳時輪時化現本初佛——時輪金剛持;傳勝樂時化現嘿嚕嘎金剛持;傳瑜伽部大日續時化現毗盧遮那佛等等。密法中從來沒有把傳續經的本尊金剛持和釋佛看做是兩個人。


如果讀過《華嚴經》,懂得一粒微塵中含藏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等於一粒微塵,諸佛法性平等無二,一佛等於諸佛,諸佛等於一佛的道理的話,就不會懷疑傳經的僧人相釋迦牟尼和傳續的金剛相釋迦牟尼非一非二說。

 

300.佛教說“善有善報”,為什麼行善者無好報,行惡者反而看起來比較好呢?


修行行善者,固然有受苦受挫折的情況,但那是前世的業果,絕非今世善惡的錯報。今世苦樂是先世的業報,今世善惡行為的業果,在一般情況下顯現於後世,所以說行善作惡死時見分曉。


由造業對象和造業心態所構成的嚴重罪業,就會現驗現報,不待來世。由於這個原由,無論行善作惡,對象和自己心理心態非常重要,需認真抉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U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