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多識仁波切著《藏傳佛教常識300題》甘肅民族出版社 2008年6月出版)

 

第二章    佛教與現代社會

 

72.在高科技社會裡,佛教為什麼能夠獲得廣泛的信仰?


和平和發展始終是人類社會所面臨的兩大課題。所謂“和平”是指人類的和平生活,人類的和平生活,要靠人類自己維護。和平的反面是暴力和戰爭,暴力和戰爭的根源是人類的自私貪慾和嗔恨,若不徹底改變人類的這種自私貪嗔本性,暴力和戰爭的消除,只是人類一種善良的願望,很難實現。


“發展”總的來說,指人類社會的綜合條件,即經濟、科技、教育等的發展。有利於人類社會的發展,應該是物質和精神文明的同步協調發展,但西方世界在精神和物質分離的哲學思想誤導下產生的純物質主義的自然科學,雖然對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物質資源的開發利用,對社會經濟和物質財富的增強等方面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但同時也在破壞自然生態平衡、污染環境、創造殺傷性武器等方面產生了後果嚴重的副作用。


現代科技發達的地區和國家產生了物質富裕、精神貧乏、犯罪和暴力活動日趨嚴重的不良後果。近幾十年來有許多社會學家和自然科學家已開始認識到現代科技對人類社會帶來的負面影響,西方知識社會對經濟、科技比較落後,但精神文明具有悠久歷史的東方哲學開始產生興趣。心理學研究和現代物理亞原子領域、量子理論和相對論的研究,證明了古老的佛教哲學觀點的正確性。


佛教的非暴力思想,保護環境,維護自然生態平衡,愛護動物,視眾生為父母兄弟的慈悲心和利眾奉獻精神才是幸福之本的價值觀和哲學思想在西方世界引起了極大共鳴。人們對佛教的養生益智,開發智慧潛能,調解心理失衡,消除精神疲勞,擺脫內心煩惱,提高精神品質,優化心靈狀態等許多方面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藏傳佛教在西方各國遍地開花是佛教在科技社會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有力證明。有人對佛教在現代科技社會得到發展感到不解是受了宗教邪說的影響造成的。佛教在西方世界為什麼備受歡迎呢?道理非常簡單,口渴的人們需要水喝,僅此而已。

 

73.佛教的人生觀、宇宙觀和價值觀是什麼?和其他宗教有什麼區別?


佛教的人生觀、宇宙觀的高度概括是“四法印”,即諸行無常,有漏皆苦,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諸行無常的“行”指一切有為之法,因緣形成的一切事物。有形的色法和無形的心法皆屬行法。“無常”粗分講有生就有滅,變化無常;細分講任何事物都無一剎那的常恆,在一剎那之間起著生滅的變化。前一剎那的我,已非此一剎那的我。生即是滅,生中包含著滅,生與滅之間,沒有剎那的間隔。任何事物若有剎那的不變狀態,就意味著“常恆”。


“有漏”的“漏”指貪嗔痴疑等煩惱,煩惱是諸苦之根源。大海行船,就怕船上漏水,漏水的船,若不及時堵塞漏洞,定會沉船。人的煩惱,就是使人下墮之因,下沉苦海之因。凡受煩惱心影響的任何思想、行為都結苦果。


諸法無我的“我”,指一切事物的不依因緣的獨立性和實際存在的固定性,任何事物包括自己都是眾緣形成之物,並無任何自性(我)實際存在的固定性,所以是諸法無我。


“涅槃”是指生命消除煩惱,脫離業力輪迴的自由平靜狀態,是苦海的彼岸,是世人嚮往的理想境界。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善惡業報不爽,珍惜難得的人身,皈依三寶,戒惡行善,下世求得人天之身,享人天之樂——這是下士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雖得人天之樂,也終究無常,要想常樂,就要出離苦海。因此,修德修慧,追求脫苦涅槃——這是中士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從輪迴無窮的生命邏輯中得出一切眾生曾經是自己的父母的結論,為報父母之恩,放棄自己的苦樂,盡心盡力,為眾生的利益服務,為最大限度地利樂眾生,一心一意追求成佛——這是上士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佛教共分大小二乘,小乘的價值觀是約束自己諸惡莫做,大乘的價值觀是無我無私,奉行諸善,利樂眾生。


佛教和其他宗教之間的根本差別是別的宗教信仰上帝(或造物主),認為上帝是生命和萬物的創造者、人類的拯救者、救世主,一切苦樂靠上帝。佛教認為眾生的業力創造世界,也創造自身。世界上沒有造物主,生命自己是自己的創造者、拯救者,覺悟要靠三寶的啟示,離苦得樂要靠自身努力。

 

74.佛教和自然科學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1)佛教是社會科學,是人學,是人生哲學,是生活哲學。佛教的主要對象是人,是人的精神屬性,而自然科學的主要對象是自然界,是物質。


(2)自然科學所關注、所研究的是有形的物質,採取的是實驗的研究方法。佛教的研究對象有物質的和非物質的兩種,對物質方面的研究方法與自然科學有所不同,但也不排斥自然科學的實驗方法。佛教的天文學、物質結構論、萬物無常觀、因果觀、相對論等在現代科學研究中得到了實驗證明,特別是在原子世界量子場研究中,佛教的哲學觀點得到了高度的評價。


在精神世界的研究方面,佛教與哲學有許多相似和相同點,主要使用思辨推理和自證經驗兩種方法,與自然科學沒有可比性。


從涵括的範圍講,佛教是包羅萬象的學問:大至宇宙無量世界,小至基本粒子結構,從有形的現象世界到無形的理念世界,從數學、天文、物理、化學、生理學、心理學、生命學等自然科學,到文學、歷史、哲學、倫理、道德、政治、經濟、文化、教育、語言文字學等社會科學應有盡有,樣樣俱全。


因此,自然科學被包括在佛教內,佛教中的自然科學部分,也可以包括在自然科學的範疇之內。


佛教不同於自然科學的最大特點是:把物質和精神,即五蘊,作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來看待,並不像西方哲學那樣,物質和精神截然分開,要麼否定物質,肯定絕對精神,要麼肯定物質第一,否定精神的主體作用。中觀哲學是一種客觀的哲學,它把物質和精神看做是對立的統一體,小至人體,大至宇宙都是互為前提、互相關聯的精神和物質的統一體,是眾緣和合之存在。物質和精神截然分離的觀點,不但從社會科學的觀點看是錯誤的,就從自然科學量子場和粒子物理的研究證明也是不符合客觀存在的。

 

75.有人說:“佛教既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學。”這話有道理嗎?


這種說法不是全對,也不是全錯。
如果把“宗教”理解為純粹的信仰組織,或者信仰文化,就不能包括佛教的內容,因此,可以說佛教不同於一般的宗教。

漢語“宗教”一詞,從佛教的“教門”和“宗門”而來。佛教稱“聖教”,從“佛教”的本質上講,它是一種思想教育體系,內容包括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因此,“信仰”二字概括不了它的性質和全部內容。如果從純思辨哲學的角度看,佛教不全是哲學。但說“佛教不是哲學”也不對,因為佛教教理是建立在高度思辨哲學基礎上的,與思辨哲學無法分開,但佛教思辨哲學是從世俗智的角度解釋事理二諦的一種方法,其最終目的是要把思辨中認識到的東西變成直覺經驗。思辨只起到認識事理的媒介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講,佛教不全是哲學,哲學只是佛教的一種認識工具。


準確的說法應該是:佛教是宗教,但又和一般的宗教不同,佛教中有高度思辨的哲學,但佛教不全是思辨哲學。

 

76.佛教思想如何與家庭和社會生活相結合?


佛教是適應救度一切人的智慧方便大法。把它理解為某一種或某幾種陳舊的教條模式都是錯誤的。佛教是一種催人積極向上,追求完滿的思想和人格品德的精神動力,是驅散心智愚昧,點燃智慧明燈的火炬。


皈依佛教,就是追求佛陀的高尚完滿的精神境界,學習佛陀自省自悟,自我淨化,自我完善,智慧洞察萬物,慈悲方便利眾的難能可貴的精神;學習如來的出泥不染,寬厚仁慈,誠實,光明磊落,無私無我,無貪無嗔,平易近人,心胸廣如虛空的人格品德;學佛就是學佛做人,學習佛、菩薩的為人處世、待人接物的思想品德。


閱讀佛經不能光唸不做,要按佛經中指示的方法積德行善,學一點,做一點,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學佛中學習佛的慈悲心是最主要的。佛祖曾在《般若經》中說:“手中掌握一法,就等於掌握一切法。這一法是什麼呢?是大悲心啊。”人只要有大慈大悲心,就是肉身菩薩——這是佛說的。人如果有這樣一顆慈悲心,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慈悲待人,智慧做事”,這是佛教的原則。


在家庭和社會生活中堅持佛教的平等慈悲、戒惡行善的原則,就是佛教思想與家庭社會生活的最佳結合方法。在家的人修佛應以修慈悲心、修善德為主,至於唸佛、坐禪,不需要仿照什麼模式,完全可以按照本人的實際情況決定,貫徹佛教的方便原則,可以不拘泥於任何形式,家中設不設佛堂,拜不拜佛都屬於外表形式問題,不必一律強求。最主要的是要心中有佛,心中有法,以佛為榜樣,以法為準則。

 

77.在家學佛的人,如何對待家庭問題?


佛教處世為人的原則有兩條:一是善,一是智慧。善德的核心是利他心,即時時處處為別人著想,把自己的幸福快樂讓給別人,別人的痛苦自己承受,視別人的樂為自己的樂,視別人的苦為自己的苦,發菩薩心,為別人創造快樂,以慈悲心對待別人,以平等心尊重別人,以忍讓心忍讓別人、寬容別人等等。佛門智慧的核心就是制服自己以自私為根源的愛恨、喜怒、自尊心、自私心、虛榮心等感情,發揮理智的作用。在家庭和人際關係上若出現矛盾,學佛的人首先應該從自身找根源。

在法護大師的《劍輪修心法》中有這樣一頌,應常記心中:
放下追求一己之樂的衝動,
給予他人更多的歡樂,
即使眾叛親離,
也要責備自私,承擔責任。

 

78.學佛的人如何對待社會職業?


學佛的人做任何事都不能違背佛法要求的處世為人原則,即佛門道德原則。

大乘佛教追求的善德的最高原則是一切為利樂眾生著想,為眾生的利益做無私的奉獻。無論從事任何職業,都不能違背利眾的原則,要有為社會和一切眾生無私做奉獻的精神,兢兢業業,做好所從事的職業,處處以美德飾身,事事以智慧抉擇,把方便讓給別人,把困難留給自己,這些都是佛法所提倡的做事原則。

 

79.佛教徒可以經商嗎?


佛教徒可以經商。而且佛陀釋迦牟尼在世時就有許多經商的在家弟子。但佛教弟子無論幹什麼事,都要堅持佛門做人的道德原則、社會公德,要遵紀守法,要講公平合理,不能坑害群眾、危害社會。


凡經商都是為了謀生和贏利,沒有贏利不會經商。但佛教徒在贏利方面要把握一個道義上法律上允許的合理合法的尺度,否則就會變成惡業,招來惡報。

 

80.在家弟子如何修持佛法?


佛法是一種應機教化超度的方便法,沒有一種固定的修持模式。把佛教的修持理解為幾種狹隘的固定模式或者教條主義的方法,都是錯誤的。佛教的修行原則是諸惡莫做、諸善奉行、調服心性三條。淨化心靈,徹底清除貪、嗔、痴、慢、邪見等心靈污染,達到人格的真、善、美和智慧的最高境界就是佛。


修行的方法有千萬種,其目的只有追求幸福快樂的人身和成佛兩條。智者可以從目的上選擇一種最佳修持方法。
在家的學修者不能生搬硬套出家人的方法,這要根據每個人的職業環境和家庭等情況決定。有的人可以從閱讀經書,加強思想修養入手;有的可以靜坐,修定,修慧,走開悟之路;有的可以專心誦經唸咒。若要想迅速獲得修證成就,就要按修密程序求密法,堅持修習。


無論採取什麼方法,修哪種法,都要有上師的指導和清淨的法脈傳承,不能憑書本自學,不能相信不符合佛教經典教義的亂傳亂說,更不能相信那些打著佛教旗號的邪門外道,巫婆神漢,以及形形色色的裝神弄鬼自稱佛、菩薩行騙的偽氣功師之流。

 

81.不放棄五欲能不能學佛?


對色、聲、香、味、觸的愛慾,在佛經中稱五欲。貪戀五欲是眾生墮落受苦的根源,因此,節制五欲是心性淨化成佛的主要手段。但佛教是一種根據不同對象,採取不同方法的靈活方便法門。


對於小機人適應戒欲離欲的方法,對大機人並不適應戒欲的消極方法,而適應更積極的以欲制欲的方便法門。毒藥對不同的人的作用並不相同,有的人吃了毒藥就會喪命,有的人吃了毒藥也不會中毒,甚至有的人吃了毒藥會變得更加強壯。


學佛也有這樣三種根器的人:第一種人無抗毒能力,只能遠離毒害;第二種人不怕毒害,沒有必要採取防毒措施,可以順其自然;第三種人可以以毒攻毒,化毒為自身的高能營養。


這三種人依次是學顯宗小乘,學菩薩乘,學無上密的根器。


大根器的人猶如食毒的孔雀。在法護大師的《劍輪修心法》中有偈云:
孔雀在毒草中昂首闊步,
不顧盼周圍的香花奇草,
孔雀不喜歡香草美味,
它們卻因吃毒草而體壯羽美。
……
欲樂猶如毒草葉,
唯有如孔雀的勇士方能依其茁壯,
若是如烏鴉的弱者去嘗試,
勢必因貪得無厭而喪命。
這裡說得很清楚,若無孔雀似的化毒為營養的能力,絕不能貪戀五欲之毒草。

 

82.在現今時代,如何保持不退學佛的信念?


的確,在現今時代,人都變得現實了,但作為佛教徒,應經常思考佛教所說的生命無常。


無常不是說你活上幾十年就會死了,無常是沒有時間界線的,隨時都有死的可能。生和死是同步進行的,我們從兩個角度來看:一是從胎兒在母體中形成,開始了生命的過程,從十歲、二十歲、三十歲……繼續生長到老年;從另一角度看,則是一步一步接近死亡。生命總會結束的,所以從誕生之日開始,一方面是邁向成長,一方面則接近死亡。


但是死亡時間沒有絕對性,有的在胎中已死;有的一生下來就死;有的活上幾十歲;有的卻是上百歲。有的是正常死亡;有的是不正常死亡;有的是死於自然災禍;有些是意外死亡。


無常是入佛之門,首先要想到無常,這是最現實的事,光想著賺錢和吃飯,沒有考慮到後果的話,不是一種聰明和有責任的想法。人人都應該有這種智慧,無論是國王、總統或是富豪,在生死上都是沒有分別的,有錢買不到壽命,所以不能執著,眼光要看得遠一點。


學佛不要光考慮眼前的東西,要學習菩提道次第,發菩提心就是長遠的打算,人和動物的分別是人有智慧。做人要像下棋一樣,不要只顧前面這一步,高手下棋時要看三步,不要光看面前的一步。做人不要只修今生的路,還要修來生的路。
這樣經常思維無常,就可以策發學佛的信念,不致退失。

 

83.以現代語體翻譯、講解經論是否社會化、庸俗化了?


生活在現代社會的持教佛門善知識,用通俗的現代語文翻譯佛經、講解佛經,用現代人的習慣和思維方式解說佛教教義,使廣大群眾掌握佛教的思想武器,提高人類的思想道德和知識素質,是社會發展對佛教界提出的歷史使命。那些有頭腦的佛教界人士都對這一與時俱進的文化戰略歡欣鼓舞。


認為這是佛教的社會化和庸俗化只有兩種人:
一種是佛教內部的守舊勢力,他們不願意看到佛教與時俱進的發展,只想把佛教當做歷史博物館的展品,不想叫群眾掌握佛理,他們自己想充當一名歷史文物知識的擁有者、特殊的知識階層,與佛教一同進入歷史博物館;


另一種人就是看到佛經的“艱深難懂”,才有機可乘。對這類人來說,懂得佛理的人越少越好,這樣,他們才好開闢外道邪說、故弄玄虛、裝神弄鬼、欺騙群眾的假冒佛法市場。很顯然,這類人是魔波旬的子孫,想用假佛教代替真佛教。因為人民大眾不懂佛教,無法分辨是非和真假。一切打;著佛教旗號的歪門邪道鑽大眾不懂佛法的空子,信口開河地宣傳假法,充當“法師”、“教主”,野心勃勃地建立邪教組織,預謀以魔法代替佛法,以邪教代替佛教。


因此,以語體文翻譯和講解經論絕對不是庸俗化,而是順應了社會的發展。

 

84.佛教如何看待“生命本源”的說法?


佛教中從來沒有生命有本源之說。因生命無本源,故說“無始時來”。若有“本源”,就成為生命“有始”;若生命“有始”,那開始的第一個生命是有因?還是無因?以“同因同果,異因異果”的道理推論,生命的前因仍然應該是生命,不可能從非生命生出生命來。因此,若開始的第一個生命有因,其因必定是生命;若是那樣,這所謂“開始”的“第一個”生命,就不能成為“開始”,也不能成為“第一”,因其更有作為其前因的生命,怎能稱其為“開始”和“第一”呢?若說這開始的第一個生命是無因,此理更是不通。無因怎能產生生命?若說這第一個生命的本源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是有情生命的心識,沒有有情生命就不存在阿賴耶識,那麼,生出第一個生命的“阿賴耶識”是誰的阿賴耶?若說,在有第一個生命之前就有作為生命本源的阿賴耶識,那就和外道虛構的絕對精神沒有什麼區別。


佛教的生命輪迴,是個無始無終的封閉圈。若有始,便有終,那就是一段直線,就不會是輪迴封閉圈。不承認生命有始,就不會犯無因論過錯。故生命有始論、生命有本源說,都非佛教的觀點。生命從全體的角度講無始無終、輪迴不息;從生命的個體角度看,生命無始或者無終、或者有終——因為入佛門,學正法、走正道,會有證涅槃、終結生命輪迴之時,對此類眾生來說,生命無始有終。

 

85.有人主張以白話文翻譯經典,而有人主張以文言文翻譯,該如何看待?


說話、寫文章的目的是為了讓人懂,弘法利生就是為了讓大家都能明白,所以越通俗越好。


藏文沒有古語和現代語的區別,宗喀巴大師寫的東西,懂藏文的人看起來就是通俗易懂的普通話。可是,現在的經論翻譯工作確實是大問題,一是翻譯的東西太少;二是翻譯的質量不好。而且,有些譯者喜歡舞文弄墨,仍然搞成半文半白的東西。如果翻譯出來的東西沒人看得懂,那有什麼用啊?能讓大家看得懂而又翻譯得很準確的經典實在是太少了。


國外有部分藏傳佛教的資料,先是藏文翻譯成英文,然後再轉譯成中文,非常好,很通俗。寫書、翻譯,首先應該考慮到對象能不能接受,而不是考慮炫耀自己的古文程度。所以,我在藏譯漢的時候,就儘量不用過去古文的名相詞彙,怕寫上以後,又給大家設了一個“路障”。怎樣不失原意而又表達恰當呢?這往往需要反覆的琢磨。

 

86.如何辨別打著佛教旗號,詐騙錢財的邪門歪道?


一般都有如下的一些特徵:
(1)他(她)們都偽裝成一副佛菩薩的樣子,自稱是佛陀、某菩薩、某活佛、蓮花生、掘藏師,過去佛和現在佛的某某聲聞弟子等度眾的化身或轉世者。


(2)偽造得到佛門高僧傳承、修煉獲得最高成就的經歷。有的自稱去過佛國,見過佛面,有的自稱去過藏地的某某寺院,得到某某高僧、活佛的傳授,有的自稱親見神佛菩薩顯靈傳法,有的自稱夢中獲得佛菩薩顯靈傳授,有的自稱已開悟成佛,更有甚者自稱是最大的佛,是救世主。


(3)文化素質低下,對佛理一竅不通,只憑胡編亂謅,用吹牛撒謊的邪術本領,愚弄群眾。


(4)故弄玄虛,裝神弄鬼,利用魔術、騙術和最新科技手段等,偽裝神通,欺騙頭腦簡單的群眾。


(5)巧立眾多名目,高額收費,騙取錢財,以供自己揮霍享受。
從以上五方面的表現,我們完全可以判定,這類人不是真佛教徒,而是假借佛教名義,牟取暴利和施展其野心的一夥人。

 

87.如何才能有效防止邪教及附佛外道蔓延?


解決這種非正常現象,只有兩個辦法:
(1)加強國家執法的力度,徹底取締和嚴厲打擊各種邪教和各種披著宗教外衣,打著佛道旗號進行的詐騙等各種非法活動。


(2)廣泛宣傳利國利民、培養高尚思想品德和改善社會不良風氣為宗旨的大乘佛教思想,提高人們的思想文化素質和善惡真假的鑒別能力。


追求正當的信仰,是社會的正常現象。若缺乏積極向上的精神食糧,人們就會吃“野菜”、食“毒草”,這是一般的規律。對精神垃圾的清除,毒草蔓延的抑制,若不採取積極有效的填補思想空虛的辦法,光靠禁令是難以奏效的。

 

88.有人說“宗教是盲目的信仰主義”,這話對嗎?


說這話的根據是什麼,不得而知。與基督教、伊斯蘭教等其他宗教的實際情況是否相符,也未經研究,所以沒有發言權。

但就佛教而論,上面所說的這種情況正是佛教極力所反對的東西,把它作為佛教的信仰本質和特點純屬是對佛教的歪曲。


佛陀釋迦牟尼不止一次地教導說:“眾比丘、眾善知識:要像鍛鍊、切磨、鑒別真金那樣,對我的言談經過鑒別再進行取捨,不要因為敬仰我而加以盲從。”(《律部經典》)彌勒在《般若莊嚴論》中說:“只有依靠理智、善於分辨之士,才不怕惡魔的事物的作用。”宗喀巴說:“對‘四諦’、‘十二因緣’等佛的教理的正確性,如果認為只靠對佛的教言的信仰相信而不能從邏輯上加以證明,那是對佛法正確性的根本性否定。”


又在《密集燈論疏》中說:“我們和外道(包括佛教以外的其他宗教和不信教的人)辯論中要用公認的事實為理由,不能以佛言為理由——因為他們根本就不承認佛言的正確性。在這個意義上講,邏輯推理論證占首要地位。”在《般若莊嚴論》中說:鈍根弱智人“依信皈依”,銳根高智人“依理皈依”。這裡所說的“依信”就是憑藉言教立信,“依理”是依靠邏輯推理證明的正確理由立信。


因此,籠統說“宗教是盲目的信仰主義”非學者所為。

 

89.佛教如何認識客觀世界的事物?靠神靈啟示嗎?


印度的無著大師將佛教認識事物的方法歸結為四種,稱四理法:
①知法性,即瞭解事物的性能;
②知作用,即瞭解事物的作用;
③知相依,即瞭解事物的因緣和相互依賴關係;
④知規律,即瞭解事物的邏輯規律。


佛教的認識對象分理事二諦,是應用上述“四理法”或者《因明論》中所說的現量直觀驗證法和比量推理論證法,這種認識方法完全是合乎科學道理的。


佛教中並沒有所謂神靈啟示、心靈感應之類的認識方法。“定中觀照”是屬於潛意識直覺,並非神靈感應。
佛教起信的正道是聞、思、修。“聞”是學習經典理論;“思”是動腦筋,應用自己的智慧進行分析辨認;“修”是根據認識的道理,經過反覆實踐,達到親證親驗。如此而已,別無它義。

 

90.佛教的戒律以及天堂、地獄思想對現代社會有什麼幫助?


從戒惡行善的教化目的出發,佛教說的戒律以及天堂、地獄不但需要,而且對預防犯罪、保障社會安定有積極的意義。
人間法制社會的監獄、刑罰並不是為了壓迫人,而是為了保障正常的社會秩序。若沒有監獄,社會將會變成什麼樣子,誰都會想得到。犯法在大多數情況下並不是別人強迫的,犯法的人受到法律制裁是罪有應得,也不能算不合理的強制壓迫。
同樣,地獄也是惡人應得的報應,不能說是“神對死後靈魂的壓迫”。


社會法制是對人的行為的一種外力約束,宗教道德戒律是一種思想心理上的內在的信仰準則,因此,它能起到許多法律起不到的作用。在社會上殺人、強姦、盜竊、搶劫、販毒等危害極大的犯罪活動,信佛的民族和佛教徒犯罪比例極低,這一點就具有很強的說服力。

 

91.有人說,“宗教都是否定人的作用而聽從神靈”,這話對嗎?


佛教的觀點與此恰恰相反,認為人是最重要的,因愚昧無知而向下墮落,吃苦受罪,或因智慧發光而向上奮進,解脫自在的全部契機都掌握在人自己手中,因此認為“人身難得”(見《菩提道炬論》和《菩提道次第廣論》),稱人身為“如意寶”,認為“下墮輪迴,上成自在佛身”完全是眾生自己選擇的道路和自種自收的果實。


人心是智慧的發光體,自生真智,消除自己內心的愚闇,便是成佛。因此說智慧就是佛法,佛法就是智慧。

佛教中眾多的佛,無論形象如何,總的都是佛陀境界特有的智慧和慈悲、能量、作用的人格化,並非抽象的精神實體。

《經藏》中說:“自己是自己的救星,除自己別無救星。”所以說,認為“一切宗教都是否定人的作用而聽從神靈”是沒有根據的。

 

92.佛教如何看待社會福利事業?


社會福利事業正是大乘佛教所要做的事情!
按照佛經的說法,如果你給窮人、老年人、鰥、寡、孤、獨等需要錢的人給上1元錢,比給佛供養了100元、1000元還重要。因為佛不需要你的供養,佛關心的是眾生。把你的錢、物拿去關心那些可憐的眾生,佛更高興,比供養佛有更大的功德,這是佛經中講的。若無這種利眾精神,即使修得海枯石爛、神通無邊,也只是個凡夫俗子。


從大乘佛教來講,供養眾生的功德大於敬佛的功德,但現在許多人的觀念卻本末倒置了。所以應該加強社會福利事業的建設。

 

93.佛教如何看待環保?


在佛教利眾道德價值觀念指導下,藏傳佛教中制定了保護自然環境,保護動植物,禁止殺生、偷盜、淫亂、欺詐等行為的一系列規條。這類道德法規,對青藏高原和其他信仰區的草原、森林、水源等自然生態和野生動物的保護以及社會、家庭、人際關係和民俗民風、社會風尚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特別對藏族人的德性修養、心理素質的提高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在環保方面,佛教也是走在前面,甚至可以追溯到佛陀時代。


佛在世時講過一個故事:有一條龍,頭上長了一棵樹,每當風吹樹擺時,就流血流膿,龍的頭痛得要命。佛弟子問因緣,佛說在過去世燃燈佛時,龍破壞草木,燃燈佛說一草一木都不能破壞,否則要遭報應。但是這條龍不相信,後來龍頭上就長了一棵樹,一直頭疼,這說明一草一木都要愛護。


人類的生存環境是非常重要的。現今全世界都在關注這個問題,在這個問題上佛法是任何宗教都無法相比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U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