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 著


第六節 止觀


佛教一切宗派的修行都包括了止觀的技巧,連金剛乘也不例外。止觀是一切其他禪修技巧的基礎,它能產生寧靜、專注與清明,這些都是使其他修行產生效果的重要因素。根據經典,止觀包含了最初到最高所有禪定的菁華。


「止」使你的專注範圍變窄,因此減低了心靈的造作,創造一種寧靜的狀態。這並不表示你的心變得狹窄了;你的心愈寧靜,就愈寬廣、愈柔和,這使得你想怎麼用它、什麼時候用它,都能隨心所欲。然而,如果只有寧靜,無法讓你體會「空性」的見地:所以,由「觀」產生的銳利洞察力,也是必要的。


如果你在一間黑暗的房間裡想要看東西,你同時須要點燃一根蠟燭,並保護它不受干擾,因為搖晃不定的燭光不能讓你看清楚東西。同樣地,「止」保護你的心不受干擾,而「觀」則提供光亮讓你看得見。


一旦「止」平靜了你的心,「觀」加大、加深並使心更清晰、更敏銳地去認識心的本性。如果把你的心比喻成一個小湖,「止」的狀態就好比是風、落下的小石子、漩渦等所有會形成漣漪的干擾因素都中止了,水面一片平靜。由平靜產生清晰,使你能夠看到湖底的景象、魚以及其他棲息的動、植物。「觀」就是使湖能顯示它美麗本性的清明,因此「觀」就是洞徹現象本質的智慧。不過要產生「觀」之前,心必須先用「止」調柔才行。平常我們的心到處亂跑、東蹦西跳,就像尾巴著了火的貓一樣,完全失去控制;煩惱波濤漫天洶湧,念頭追逐緊密相連,念頭之間的間隔一點都看不出來。


由於濃密的混亂狀態,光線也照不透,所以你無法看清任何事物。把注意力集中在「止」的修行,多少可以幫你遠離心的瘋狂境界,讓你能注視它,而不會完全地捲入紊亂中,受它的控制。當念頭和煩惱生起的時候,如果你不帶成見地注視它,既不攪亂它,也不捏造更多的念頭,那麼它們就能自己沉靜下來——只要你不做什麼,心就會靜下來,這時候,「觀」的光明才可能進入你的心中。


修「止」的目的就是讓你的心得到「輕安」,它表示心受到良好的訓練,使你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放棄粗重的習性。就像你非常喜愛一位朋友,她能讓你覺得「輕安」,以致於當你忙完一天的工作,依約去見她的時候,不論剛才多麼疲憊,只要一見到她,所有的倦意都拋到九霄雲外去了,立刻神清氣爽、充滿活力,可以面對任何挑戰。


通常我們無法讓自己的身體和心依照意願行動,因為它們都是習性的奴隸,而習性就是在時間的過程中,那些我們經常依循的成規。當我們由這些習性中得到自由並能控制身心的時候,那就是「輕安」。例如,你可能想提早一、兩個小時起床來修禪,卻無法克服賴床的習慣;當你習慣修「止」之後,只要你一想到修「止」,身體就不會背叛你而會立刻起床。


一般上,當你坐在蒲團上試著修習慈悲或空性的時候,常會發現心與自己意願相反:不是在期待計劃將來,就是在回憶過去的事情。當你能夠阻止心這樣做的時候,就是「輕安」。


通常,心的「輕安」先發生,然後身體逐漸生起「輕安」。「輕安」從非常微細的層次開始,然後慢慢地進入比較粗重的層次,最後從外表也看得出來。


在你開始修行「止」之前,應該先聚集順緣或友善的環境,以便能好好修行。什麼是合宜的外境,依個人情況不同。合宜的地點是需要的:大部分的人需要一個安靜的地方;但是也有少數的人覺得,在極吵鬧的環境中,「止」的功夫反而更好。修行的地點溫度要宜人,同時應該整齊清潔,因為紊亂也能間接干擾到「止」的修行。通常,最有利的修行環境,就是一個能反映出你所希望成就的心理狀況的地點。


朋友和伴侶對於修行成敗有很大的影響:如果你有一位非常聒噪的朋友,讓你起很多煩惱,他可能會危及你對「止」的修行;讓你敬畏的朋友能幫你精進,能以言語幫助你修行的人也是修行良伴。


內在的安排,或是在希望修「止」的正確心態上,不要抱持太多野心。如果你非常希望成名,努力開創致富的道路,或者迷戀一些其他的事物,這些心態必定會打擾你修「止」。要是在禪修的時候,這些野心讓你很苦惱,試著把它們當成沒有究竟意義、只是夢幻而已,這樣應該能減輕它們對你的控制力。在座上修行的時候,你必須集中在「專注」上,而且一定要信任自己用來穩定心境的特殊方法。如上所寫的,藉由思惟修「止」的利益,你便能建立信心,並發展出專注的能力。


在禪修的同時能守某個特殊的戒,是有幫助的。有些和你習性相左的戒律,即使是一點點,也能創造出一種有益的新模式,逐漸滲透到你的修行和整 個生活中。戒律可以是任何東西,甚至節食也可以是戒律,例如不喝酒、晚上不吃東西;穿也有戒律,例如永遠穿得很優雅、很恰當。或者你也可以規定,一到禪修 時間,即使無法上蒲團去打坐,也不可看電視,就算有不可不看的節目也不行。剛開始,如果這樣做顯得很困難,那麼可以在平常生活中製造一點小干擾,例如早上 打開佛堂、把幾個杯子裝滿水,晚上把杯子裡的水倒空、關閉佛堂,這一類的事情都能夠幫助你的生活走上軌道。但是如果能夠更直接地規範自己就會更好——這些 就是利於修「止」的內在條件。


除了製造利於修「止」的因緣外,你也應該學習避開干擾修「止」的五種過失;當過失生起時,立刻加以對治。這五種過失分別是:


一、懈怠或對於修「止」不感到喜悅:對治的方法,就是藉由思惟修止的利益,激起修止的熱忱。


二、缺乏清明:有時候,即使你很精進,卻因為不明白禪定技巧而缺乏清明;有時候是你忘了教法,或者是從開始就沒有完全瞭解教法。對治的方法,就是藉由一再地聽聞教法或開示,儘可能完全弄清楚修行的技巧。


三、昏沉失念:即使你非常清楚修行技巧,有的時候心還是非常呆滯,連這些技巧也懶得用,甚至忘記自己正在修什麼。對治失念的方法,就是提起專注和警覺心。你也應該記住修「止」的效果,使自己對修行產生歡喜心,讓它產生難以抵擋的吸引力,把沉悶轉成活潑的狀態。


四、掉舉:有的時候你的心變得太活動,東奔西跑,而須要加以節制,以警覺心、出離心和悲傷心讓這種興奮騷動的情況冷靜下來。


五、沒有善用對治:另一項過患,就是當心受到干擾時,沒有善加對治。你必須去對治它,一旦對治法驅除不良狀況後,應該立即回到「止」。誤用對治法的情況有二:一是對治之後沒有回到止上面;二是迷上了打擊障礙這件事,反而開始期待障礙,而沒能專注在真的修行上。這兩種情況都會使對治方法本身成為修止的障礙,如果發生了這種情況,你就應該試著住於不偏不移的狀況。


在實修上,有些人喜歡有個專注的物體在,有些人則不喜歡。最好是對於兩種技巧都很熟悉,根據不同時間的需要,選擇一種。根據傳統,拿來做專 注目標的東西有很多,幾乎任何東西都可以:一尊佛像、一瓶花、一朵花,甚至一片花瓣。你也可以專注在美妙的音樂上,但音樂通常有太多旋律,不太適合集中在 一點上。一旦你的心非常寧靜,可以使用音樂,但不推薦初學者這麼做。出入息常被用來當作練習專心的對象,然而對於心像猿猴東奔西跑的初學者來說,最好是使 用看得見的東西,特別是美麗的東西,例如一朵花,這樣你的心便會很自然地受到它的吸引。


你應該以喜悅和熱忱的心開始進行禪修。開始的階段,你可能須要捏造喜悅和熱忱——這沒有關係,因為你只是聽到、讀到有關修「止」的利益,還沒有體驗到這些,所以你必須思惟自己所聽到、所讀到的教法,建立修行熱忱;直到你修「止」有一些造詣、略得「輕安」之後,自然會湧現熱忱。你的禪修可能經常很枯燥,讓你想找些理由逃避修行,所以你絕對需要熱忱和喜悅的力量,讓你能坐上蒲團修下去。


在我們目前的修行階段,幾乎要造作一切事物——包括出離心、虔誠心、信任與專注。造作這些是一種善巧方便,一方面可以對治我們的習性,一方面可以喚起或吸引真實的東西,就像獵人用模型鴨勾引真鴨一樣。如果你想想,就能明白:修「止」的主要目的,是讓你能夠自在地創造身心,使你不再成為習性的犧牲品。


目前偽裝成自己的這個身體和心,實際上都是由你所受的影響、煩惱和念頭所創造的串習而已,這一切全是造作。你的身體是由血、肉、骨頭等組成 的,不過大部分都是由你對它的念頭和感覺所組成。這就是前面所提過的自我形象,與真實了無交涉。這個現象的一個粗略例證就像得到厭食症的人,已經瘦得如同 集中營的囚犯,幾乎就要餓死了,但是仍然覺得自己太胖了。你的心或自我也以同樣的機制運作著,侵犯你真實本性的煩惱,在你的本性上蓋了一些棚屋村莊,但是 你才是真正的地主,你可以把它們趕走,蓋自己想蓋的房子。


在開始修行之前,必須喚醒出離心。你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達到這個目的,例如,想想生活有多少麻煩——不論現在、未來,自己總會遇到一些麻煩。用對你最有效的想法,真正地警覺到生命的不確定性,就能產生出離心。當你具足熱忱、喜悅和出離心的時候,精進就幾乎會立刻自然地出現。


修行的開始,先集中注意力;如果你是用某種物體,那就看著它。在一座開始的時候,努力集中注意力;到了中間,可以稍為放鬆,但仍繼續維持專 注,隨時都應提起正念,要有警覺心。如果心變得昏沉,就想一想讓心平靜下來的利益,由此產生喜悅與熱忱,驅除昏沉;如果心變得掉舉,就思惟出離心,讓自己 冷靜下來。昏沉、掉舉消失之後,立刻回到專註上。呼吸順暢,把你的心和你的感覺都集中在那個物體上;這樣修一陣子之後,會有五種體驗生起。


開始時,你的念頭一個接一個像暴流般停不下來,就像山間的瀑布一樣無法控制。膽小的行者遇到這種情況,就認為自己無法好好修下去,由於沮喪便生起懈怠。你應該歡迎禪定的第一個體驗來到,把它視為瑞兆——它就是所謂的認出概念的生起。


事實上,修行專注的目的,並不是真的要集中在某個物體上,而是要你瞭解自己的心有多散亂,而目前你並不知道這點。只要你一直散亂,就不知道 是誰在打擾你、你有多麼散亂,或你又散亂到哪裡去;就像身在戰場中,不知道誰是敵人、誰是朋友,也不知道該殺誰、該保護誰。有了這種瀑布的體驗,你現在至 少能認出自己的敵人,知道是誰製造緊張、不安全感、悲傷和其他問題來干擾你、刺激你。瀑布經驗被認為是禪定體驗的黎明,雖然太陽尚未升起,但陽光已經出現 在天際了,這表示結果已經在那裡了。


隨後第二種體驗也會發生,這時候的心境就像急流穿越峽谷一般,有時你專注得很好,有時卻像急流撞到岩石,形成漩渦,然後又回歸寧靜——第二階段叫做「概念休息」的境界。


繼續修下去,會出現第三種體驗,類似河流中的水潭。干擾會產生漣漪,其他時候則平靜無波——這就是所謂「概念疲憊」的體驗。


第四種體驗可以比喻做有波浪的海洋。即使生起種種心靈構想,就算它很巨大,只要略提正念就立刻平息下來——這種經驗就是收集概念,並使它井然有序。


第五種體驗也會來到,它類似無波浪的海洋——無論什麼事情發生,海洋都維持不動。到達這種境界,你自己就成為對治法門,不再需要刻意的對治法了——這就是所謂「不收集概念」的體驗。在這個階段,身體就像羽毛一般輕,心完全能受到控制,欲界大部分的煩惱都停息下來,你可能會得到某種程度的預知力和神通。根據佛教哲學,到達了這個階段,你便具備聆聽佛陀某些教法的資格。


經歷了修「止」的五種體驗,心的造作就會愈來愈不活潑,逐漸失去對你的控制力。有些修行人能夠達到外物失去力量的階段,這是 由於行者極專注於自心,使得外物不再具有吸引或反擊的力量。這樣的情況會發生在色、聲、香、味、觸任何的五塵上:本來吃起來很噁心的東西,不再有什麼大不 了的,你可以毫無問題地吃它;原來很容易影響你的事物,變得沒有力量了。你更平衡,甚至有些藝術風雅的氣質,因為你不再被某種強烈的東西吸引,而能覺知整 體的狀況。


修「止」的這些階段或成就,可以在修行的時候和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有時候,你會體驗到許多感覺或情緒都停下來的境界。一開始修行的人可能會認為這很了不起,因為這個階段開始產生一些明相與超凡的智慧,這種智慧和「知道」沒有關係,而是當你避免了知道許多不同事物的干擾的時候,認知得更多——一切事物都很平衡,這使你感到很喜悅。


修「止」修得很好的行者,能夠達到輪迴的頂端,獲得天道喜樂的體驗——這是許多宗教的究竟目標,有時候被稱為「天堂」,這同時也是印度教禪修的最高悟境。因為佛教所追求的更高,所以「觀」和「止」同樣地重要。


如果你精進修「止」,很快就能瞭解到,實修和研讀對你心境所起的效用有什麼差異——光是研讀佛法,根本無法讓你的心平靜下來。修行「止」讓你的心平靜下來之後,你就比較沒有偏見,大概可以準備修「觀」了。「觀」最有名的兩個傳承,就是龍樹菩薩與彌勒菩薩的傳承。


龍樹的傳承有兩種主要的方法,它們都是要讓我們從誤以為真實的概念幻影中解脫出來。我們在心中造作出來的不實模型就是所謂的「邊見」,它讓我們遠離真實,迷失了重點。為什麼會遠離真實呢?因為我們黑白分明的二元對立心態須要執取一些堅固、實體的東西,以獲得安定感。我們想要站在堅固的大地上,牢固地依靠在那裡。十幾歲的年輕人在戀愛的時候,有時會把花瓣一片片地剝下來,一邊剝一邊算:「他愛我,他不愛我……。」讓最後一片花瓣做決定。二元對立的心希望事物一定是這樣、要不就一定是那樣,認為無論什麼都比沒有基礎、不確定來得好。我們大部分的人,在追尋確定性的時候,都會走到一種極端:相信自己和其他事物確實存在。龍樹的第一種方法,就是幫我們看透那種極端。


修「觀」的技巧包含分析和專注。首先分析產生焦慮的基本原因,看清自己問題的真正根源。最後你會瞭解,根源就是無明,而你所有的問題基本上都來自一個起源:執取一個不存在的自我。


無明使我們和真實的本性分開,為了彌補與本性分開的空虛,我們會去抓一些東西來代替。這一點像真正愛上了某個人,卻因為某些理由無法得到 他,那麼你就會訴諸各種極端,以填滿內心的空虛。有部老電影,描寫一位失去妻子的丈夫感到非常痛苦,就往極端的方向發展,努力使新的女朋友成為亡妻的複製 品;當然,新的女友不可能取代他的亡妻,這使得他更加寂寞。


我們與本性也是同樣情況,執取一些本來不存在的東西,或至少那種東西存在的方式也和我們所希望的不一樣,我們在絕望中走到極端,試著讓色、受、想、行、識五蘊的相續成為「真正」的自己,這是因為我們都有俱生無明。宗教理論家為了在更微細的層次上定義,並堅固自我,因此創造出靈魂、實存的自我、神我或是上帝等概念——相信這些就是後天學得的無明,許多人除了俱生無明之外,又加上這種後天的無明。只要你相信有個真實存在的東西,你的心就會把它執著為「我」或是「自我」,那麼你的痛苦就會繼續下去。這就像喝鹽水止渴一樣,只會愈來愈渴。


在開始修行之前,應該先發起出離心以及對於法門的信心——這點和修「止」一樣。希望出離輪迴無可避免的痛苦,能讓你生起精進修行的熱忱。非常渴望離開監獄的囚犯,對於監獄就有出離心,他會盡一切努力冀求重獲自由;但是如果他喜歡牢房,就不會那麼努力了。


在技巧方面,首先你應該運用月稱「二輪馬拉戰車」七支法來分析平常你稱為「自我」的東西,詳細檢查包括色、 受、想、行、識五蘊的每一蘊。我們在前面曾分析車子的本質,檢查輪子、引擎、駕駛盤和其他的部分;你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尋找自己的本質在哪裡,再檢查每一 蘊的組成部分,找一找其中是否包含了你的本質。在五蘊中找尋你自己的本質之後,再看一看五蘊至少是不是擁有它們自己的本質。


思考這一段話,讓分析的結果得出合理的結論:「我相信色、受、想、行、識五蘊的相續就是我自己。但是經過徹底檢查每一蘊之後,卻無法在任何一蘊中找到自己;因此,很明顯地,我誤認了『自己』。 不只如此,就連五蘊都不是真實的存在。每一蘊都是許多不同部分的組合,由因緣所生,而每個部分本身也都是組合而成。因此,不僅沒有一樣東西可以執為自己的 本質,就連五蘊的現象也是絲毫沒有本質的。直到現在,我都愚昧地認為這些毫無本質的事物很美妙,並把它們執著為自己;因為這個錯誤,我現在遭受了幻覺的痛 苦。但是,今天從我坐上這張席墊的那一分鍾開始,我要把這種執著的心連根拔起,否則我會把全部的生命浪費在執取不存在的事物上面。假如有什麼真正實存的東 西的話,這樣去執取倒還情有可原;然而根本什麼都沒有,心只不過是在騙自己,讓我因此受苦。所以,這必須要消除!」這樣思惟,你就能建立自己的決心。


分析之後,實修時,在一座的中間,你要放鬆,只看著自己的心。一旦心中生起任何造作或念頭,就把它們當成盤起來的蛇:蛇自己盤成一個結,蛇自己也能鬆開那個結,解放自己。不要逐一地降服每個造作念頭,因為當你追蹤一個念頭的時候,其他念頭會攻擊你,讓你失去禪定。


在禪修結束的時候,應振奮決心,在日常生活中維持正見。一天之中,經常想著:「我正在吃,我正在喝,我正在洗盤子,我正在走路(用當時你正在做的事)。但是這沒什麼大不了的,因為它沒有本質。由於這些事物——我的想像、念頭等——沒有一樣是我所想像的樣子,因此這些都沒什麼大不了的。」在日常工作裡,維持這樣的見解,就是所謂「安住在正見的領域中」。


以分析的方法探究每一現象的空性是不必要的。等你對付了「自我」之後,就不用逐一去檢視書本、筆、樹、花園、水管等事物了。不同的現象只是同一個過程的不同層面而已,因此就不必對每一個念頭使用一種對治法門。聖天【編按:又稱提婆、聖提婆、單眼提婆。三世紀左右的人,南印度婆羅門出身,為龍樹弟子,以智辯著稱】曾經說過,如果你能徹底地明白某一種現象的沒有本質,那就能治好一切痛苦——這就是所謂的「一藥治百病」。


當你經由修行達到這種層次,你會體驗到事物都不再是了不起的大事了,一切現象都像是玩笑一樣;同時,你會對那些仍然認為每件事都是大事的人 自然生起悲心—— 這些人相信他們必須戰鬥犧牲,並用其他的方法不斷地和周圍世界奮鬥。你感到立即的悲憫心,並且可能試圖說服他:這些事物都沒什麼大不了,不必太認真,也不 必那樣做。假設你在看一場電影——那是關於一位善良可愛的女子,她過著很不幸的生活,最後悲劇性地死去——你注意到有一些很年輕、天真的觀眾把電影當了 真,所以自己受了很多苦。很自然地,你會試著告訴他們,這只是一場電影;但是如果他們不瞭解這一點,你就會希望利用一些方法,讓他們瞭解到這樣認真實在不 必要——這就是悲心。


龍樹傳承的第二種「觀」法,是用來摧毀「無本質」的這個極端。二元對立的心看待一切事物都是二分式的,非此即 彼,事物一定落在非此即彼兩者之一。一旦瞭解到現象並不實存,我們立刻就跳到相反的那個極端,認為事物必然是真正不存在——我們仍然在找某個東西去執著, 這樣子才能確定地說這就是事物的面目。修行的第二種方法,是要瞭解到像「這是幻覺,這不是真實存在的,這是無我的」這樣的念頭,仍然是一種應該加以捨棄的邊見,而這樣的想法太極端了。首先,你要這樣思惟:「雖然我發現了這個空性,了悟了這個無我,但是我卻不能說現象是不存在的,因為根本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被稱為存在或不存在。因此,相信事物不存在就和相信事物存在一樣地錯誤,存在或不存在都沒有參考點;所以,對於瞭解無自性的執著,也必須捨棄。」這樣子思惟,你必須建立決斷心,捨棄「不存在」的這個極端。


這種技巧的第二個階段類似於第一種方法的第二個階段,差別在於這時不用鼓勵任何念頭。運用第一種技巧時要加以阻抑的念頭,像是「這是真實的」或「這一定是真的」;然而「這是空的」這一類念頭,多少還是受到鼓勵的。現在,所有的念頭都不加以鼓勵,只要安住不執取的狀態就好了——不僅不執取自我的存在,同時也不執取自我的不存在。


執取「不存在」仍是一種執取。只要有執取,就落入極端,去尋找一些堅固的東西,可以用自己的鉤子鉤住它、執著它。這只是自我的超級詭計,試著從無我中創造一個新的自我,努力固守自我見解的王國,而不肯讓位給超越存在和不存在的離邊正見。


以往,你採信自我實存的邊見而受苦;現在的危險則在於掉入另一個陷阱,相信不存在的自我是存在的。由緣起實相的觀點來看,除非有個東西能夠「不存在」,否則不存在就不能存在——有了真實存在的「自我」,才能有真實存在的「無我」。換句話說,「空」如果要能真實存在,就必須要有真實存在的東西來「空」才行。離於諸邊的空性見地中,一開始這裡就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存在」或「不存在」。二元對立的見地總認為,事物要不就存在、要不就不存在。如果沒有這種二元對立的見地,你便能知道根本沒有東西可以執取,也沒有原因去執著,因為你本來具足一切。


彌勒菩薩修「觀」的方法與龍樹菩薩有所差異。彌勒以光明和明相來定義「心」,而心是輪迴、涅槃的基礎:你如果能夠認識心的本性,就是涅槃;不認識心的本性,就化現為輪迴。因此,心只須要加以瞭解,並認識它的根本。


認為心既是主體又是客體,或者認為心是主體而非客體,都是錯的。心的真實本性並未落入主體和客體二元對立的極端中,這表示它既非主體也非客體。根據唯識宗的看法,離於二元的心的本性,就是明相。


「明相」常被誤解為光亮,也就是黑暗的反面;這使得我們認為心是一種光亮的東西,像是通了電的燈泡。許多新時代的書中都談論光和能,以及看到空中有光圈出現,把它當成是心靈的成就,認為心應該和光是有關聯的。


佛教用「明相」來描述心的本性,也可能加深這種誤解。佛教說的「明相」,並不是二元對立中相對於黑暗的那個光明,而是指完全離於二元分別的境界,因此就連黑暗也是「明相」。「明相」表示「可見的」或「顯現出」的意思:黑暗是顯現,所以黑暗是「明相」。你看得到黑暗,所以你看不見光亮;就這個意義來說,最好以時間來定義「明相」。「明相」即是當下或現在,「當下」既是指在這裡,也是指這個剎那。「他在」的意思是他在這裡,而「現在,我正在唸書」則是指這一刻我正在唸書。過去心已過,不再是實體,未來心又尚未生起,有的只有當下的心——此時此地的心。我們在瞭解「明相」的時候,應該加入這層意義。


當下或明相的能量,超越主體、客體的現在心,就是覺醒、認知、覺性、意識的特質。我們可以把這種心比喻成永遠在我們裡面的皎潔滿月;自己無法覺察到它,是因為我們不斷被粗、細的心靈現象所顯現的心理圖像或概念,以及房子、敵人、親戚,和其他奇怪東西的幻相打擾所造成的。


如前所述,我們對事物所有的概念和想法,都以心理圖像的樣子貯存在心中;把它們從自我的角度,排列得很合邏輯、很有意義,它們便進一步地確認自我的觀點是正確的。心理圖像形成一些模式,當這些模式投射到現象上的時候,我們就誤以為它們是實相,其實它們是「幻相」。 這很像電影:當一系列靜止的底片一張接著一張連續投射到銀幕上,播放得非常快,我們的眼睛便無法注意到兩張底片間有間隔存在,因此感覺到這是堅固的連續事 件。我們的個人電影院也是連續地放映著各種境界的影片,這些影片從三百六十度的方向,以色、聲、香、味、觸放映,使得我們極難了悟它們如幻的本性。


圖像的每一種模式都創造一層蔽障,遮住明相。它們遮住明相的方式,就像是果皮包住果實一樣。這些果皮般的蔽障物,一層挨著一層,更加深了幻相的堅實性;經過無數生的熏染,遮住當下的虛假蔽障,已經變得非常厚而不透明了。


我們愈認為這些模式或電影是真實存在的,就愈認為它們是大事情,也就對它們愈加執著、嫉妒和憤怒。我們把特定的幻相模式投射為可愛的、具有威脅性的,或其他任何情況,就會決定產生什麼樣的情緒反應;當幻相改變的時候,情緒反應就跟著改變。


如果我們有一位非常喜歡的朋友,我們就會投射出一種幻相,認為他是徹頭徹尾的好人,具備許多可愛的特質。過一陣子,這位朋友可能做了一些 事,威脅到我們的自我,這時候,我們原來把他想成完全是好人的這種幻相,就變成他是個完全的壞人的幻相,於是我們對他十分生氣與憤恨。我們雖然只感受到自 己對他的幻相,從來就沒有真正見到他,卻經歷了一切情緒。如果你認為某件事是件大事,而它又很不好,那麼你就會對它生氣;接著,你又開始認為自己的憤怒也 是件大事,這又創造出遮蔽當下的另外一層概念或心理影像——我們完全被這些電影迷惑住了,毫不覺知到當下。


清除這些干擾,也就是把遮蔽當下的果皮去掉,是必要的。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行者必須先在理智上瞭解,然後思惟所瞭解到的意義,瞭解遮蔽明相的這一切層次都只是幻相、幻覺而已。


這些多層的障蔽和當下的心並無分別,它們不存在心的外面、不離於心單獨存在、不堅固地存在、不真正地存在。例如,人類把水看成是一種飲料, 但魚卻把水看成是可以游泳、可以安眠的家。如果這兩種看法——飲料或家——其中一種能獨立地、真實地存在的話,持另外一種看法的眾生就會有嚴重的問題了。 然而,兩種看法都只是幻覺,因此持任何看法的觀察者都可以享受他們各自的看法,而不會和有完全不同幻覺的另一類觀察者起衝突或互相干擾。


我們必須清楚地知道,一個人所有的知覺都像夢幻一般,只不過是想像的虛構而已。瞭解這一點,正是這個特定「觀」法的目標,就和所有修行一樣,行者首先要具足出離心,對於這個法生起信心,並如前所說的,必須創造利於禪修的順緣,避免逆緣。


在禪修的時候,你應該強烈地這樣思惟:「為什麼我們這麼瘋狂,對這些幻覺那麼認真?我到底是怎麼搞的呢?」把這種思想牢牢地放在心中,專注地想你的一切現象都如夢幻。持續這種禪修過程,就能動搖一向習慣於認為事物是真的幻覺。


我們之所以不瞭解幻覺為幻,其中一個理由是:這些幻覺已經組織成一套極聰明、極有力的自我欺騙系統。你大部分的心理力量和能量,都集中在欺 騙自己;但是如果你能精進地修行上面所描述的禪定法門,這個精密的系統就會開始紊亂。在一座禪修的中間部分,你應該放鬆,那時候你便會認清明相才是你自 己;在一座的最後,你會瞭解到,一切事物都只是自己心的感知而已。


你應該一而再、再而三地這樣思考,漸漸地,你就能相信一切現象都像夢境,甚至可能會有一點真正的體驗。這就好比雖然月亮仍然躲在雲層後面,雖然暫時看不到月亮,卻可以看到遮住月亮的那部分雲很明亮,其他的地方則暗得連雲本身也看不清楚。


如果你繼續做這種修行,經過一段時間後,你對於實相的如夢本質會更加相信,並且幾乎能體驗現象的如幻本性。一如龍樹的法門,體驗到現象就像玩笑一樣,你會對那些仍然把事情看得很嚴重的人自然生起悲心。這樣的體驗代表著雲層愈來愈薄,明月幾乎就要映入眼簾了。


隨著禪修的進步,遮蔽明相的外皮就變得愈來愈薄、愈來愈稀疏;這個時候,大部分明顯的幻化經驗都消失掉,取代而起的是接近明相本性所產生的樂,同時心也變得愈來愈清晰、愈來愈敏銳。這個階段粗重的客體幻化力量已經停止下來,而微細的主體幻化力量仍然繼續。


客體迷惑的粗重外皮已經剝了下來,但是微細主體迷惑的外皮仍在;雖然客體迷惑的幻覺已經幾乎停止,但是主體的心還沒有停止對心的幻覺產生幻 覺。這就好比是電影銀幕已經捲了起來,影片也已經取了出來,但是投影機還沒關掉。對於認為客體是真實存在的、獨立存在、堅固存在、究竟美麗、究竟醜陋等想 法,你不再執著、不再捕捉。但是還有最後一層雲遮蔽著月亮——雖然我們現在可以看到月亮的輪廓,卻仍然無法對準焦距,它依然模糊不清。


如果你更深入地修下去,經由瞭解到沒有堅實存在的客體、只有不實的幻覺,你就能明白主體也沒有堅實性可言。在前面的階段,你會想:雖然外物 可能並不實存,但是至少你的心必定是真實的。進一步修行之後,主體之心的幻相也會消失,那個時候你便能體會到實相、無二元對立之心,但這只是一點體會而已 ——這種體驗可以稱為無障礙或無干擾的體驗。到達這個階段,你就會處於一種非常舒適的狀況,你和實相之間,幾乎沒有迷惑存在。大部分明顯的主體和客體的幻 相,已經不再滋長,離於二元對立之見的現象生起——月亮愈來愈清晰,因為遮蔽它的最後一層雲正在消散;你也更有信心,知道這層薄薄的雲必將散去。


在這個階段,無明已經消失,但無明的習性——也就是二元對立——依然還在;因此你必須強化修行,加強所有力量來除去那種習性。當這個習性消失掉一小部分的時候,你就能見到一小部分毫無二元對立、完全離於主體、客體的自心本性——這就是「初地菩薩」。


傾向二元對立的習性逐漸減少,隨之而來的就是菩薩各地的果位;到二元習性完全消失的時候,你就證得了十地菩薩的果位——超越了這個果位,就是成佛。


龍樹的風格是把每件事物割掉,說:「這不是真的,那也不是真的。」彌勒的風格則是專注於心的本性上。這是趨向相同結果的兩種不同方式,但它們一樣有效——龍樹說果皮不好,要把果皮去掉;彌勒則說,果皮內有很美味的果實。


第七節 慈、悲、菩提心以及菩薩道的善巧方便


「慈」、「悲」、「菩提心」的修行能像修「止」一樣地讓心平靜下來,同時也能和修「觀」一樣使你了悟心的本性。除此之外,這些法門還能發展出人們最好的本性,成就廣大的功德。


構成「止觀」法門的基礎認為:煩惱是染污障礙,修行就是要除去它。這樣的見解似乎和我們自然的習性相左,但是慈、悲、菩提心 的法門,卻能利用情緒作為解脫的工具,而不把它視為障礙,因此具有不可思議的效用。即使你無法愛一切眾生,但是至少也愛幾位眾生——我們天生就會對某些眾 生產生愛與關懷——透過慈悲、菩提心法門的發展,就能讓我們對一切眾生發起純真的慈悲心。


從最不起眼的昆蟲,到最有力量的世界領袖,乃至於最惡名昭彰的連續殺人犯,所有眾生都希望得到快樂、避免不快樂。這兩種希望,幾乎是所有意 志、行動背後的驅動力——不管這些行動對別人來說多麼的不合邏輯或不理性。菩薩瞭解這件事實而修行,不過大部分人在日常生活中與他人互相交往的時候,可能 從來不曾想到這個事實。


只對某一類眾生或很少數的眾生感到真誠的慈悲是不可能的。真誠、無私的慈悲沒有範圍的限制,心態上也沒有絲毫偏袒,它常被比喻為太陽,光芒照遍一切,沒有分別。


瞭解佛教的慈悲並沒有階級的差別是很重要的。一般上,我們認為別人比我們不幸,我們替他難過,才會生起悲心;但是要體驗純淨的悲心,就必須平等舍心。


如果你企圖從高低階級的心態上來做的話,就永遠無法體驗真正的悲心,而只會增長自我。具足大悲的人一點也不比受苦者——也就是他慈悲的對象來得高。大乘經典不斷強調修行平等心,因為理論上雖然我們能瞭解一切眾生都平等,但是情緒上經常不能接受這個事實。


基本上來說,我們大半都忽略掉其他眾生,別人對我們而言似乎並不真實;除非剛好他們在我們生命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否則他們通常都似乎和我們不太相同——我們認為他們的痛苦比不上我們的痛苦來得大,他們的感覺不像我們的感覺那麼敏銳。通常我們「一點也不在乎」與「這沒什麼大不了」的心態,完全都是針對別人的需要和希望而言的。


悲心是一種特殊的覺性,如果你能發展這種覺性,就會尊敬所有的眾生,而不只是尊敬人類。你將能夠欣賞一些像被蚊子叮咬之類的事,其實蚊子並不是想:「哇,多麼好吃的一個人啊!」而叮你只是它們追求快樂的努力;和你的想法相同,它們只是希望能吃到合適足夠的食物,能夠覺知那些你從前忽略的無盡眾生,和你具有完全一樣的動機,就能生起親近的感覺,這種覺性能使你瞭解到它們的問題,並對它們活下去的奮鬥生起敬意——這種覺性就是佛教徒所稱的悲心。


要成佛必須了悟空性,瞭解一切事物都是幻覺,沒有東西是以它所顯現或被想像的樣子而存在。雖然要直接瞭解這一點不知道有多困難,但是透過慈 悲的修行,你就能發展出對於一切眾生的平等心。你的平等心愈大,就愈接近於瞭解空性,因為空性就是平等——空性、無二以及平等是完全一樣的,而大悲法門對 我們來說,可能都是了悟空性最快速的方法。


菩提心有時候被視為道的根本,實際上,它是訓練心的一種系統。然而,這個系統極為精巧,因此幾乎不被認為是訓練心的方法,而被認為是成佛所 必備的特質。我們大部分的人都把訓練心的方法當成工具來使用,達成目的後就丟掉了,並不當成是我們必須培養的特質;有些法門,例如不淨觀,就某個程度上來 說,可以這樣分類,因為在你降伏了對於貪念對象的執著之後,你就捨棄了那種技巧,繼續修別的法門。慈悲、菩提心的系統為什麼這麼殊勝巧妙呢?因為它不只具 有訓練心的功能,同時,也包含了你真實的狀況,以及你必須成就的狀況。


如果你想完成證得佛果這樣一件困難的工作,那麼,不動搖的決心是不可或缺的。決心來自慈悲,特別是來自菩提心——它是一種無法征服的決心。


菩提心是要讓一切眾生成佛。有人可能會懷疑,成千上萬的人都發了菩提心並成了佛,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眾生仍在受苦呢?這是否表示佛陀的願望並沒有圓滿,而菩提心也只不過是一種訓練心的方法,實際上對眾生並沒有利益呢?會產生這種疑問,是因為我們不瞭解現象的本性。


如前所論,根據佛教哲理,我們所體驗的世界完全是自心與感受的產物;對我們來說,除非我們能感受體驗,否則現象就不存在。如果你不能感受到 某件事物,那麼它就不是你的現象,對你而言,它根本就不存在;如果你感受到某種事物,那麼它就成為你的現象,它對你而言是存在的——你要對自己的現象負 責,因為它們是你感受的產物,是你心靈的反映。佛陀證悟的時候,不再受自他對立所束縛,從他的觀點來看,一切眾生也都已經成佛,因此他讓一切眾生成佛的願 望已經圓滿了。


而另一方面,由於存有二元對立的心,我們仍然見到痛苦,它也使我們的知覺扭曲與不正確。如果你懷疑,為什麼讓一切眾生成佛是你的責任而不是 眾生自己的責任,想想這個道理:這是你的責任,因為眾生是你的認知,而直到你清淨一切自己的認知才能成佛。即使只有一種認知是染污的,你仍然陷在二元對立 中,不能成佛;因此,成佛的唯一方法,就是讓一切眾生成佛。


菩薩道的修行是以幫助其他眾生為基礎,但主要的意圖是摧毀自我,而不是社會服務。不論你做了多麼好的事情,以巨大的自我從事服務社會的舉動,都不能算是善行;但是如果自我粉碎了,不再自私,那就是利生的事業。


小乘修行的根本,就是捨棄傷害眾生的行為,目的在於獲得自我解脫。大乘保存這種不傷害眾生的概念,但是以自己和其他眾生都能得到解脫為動機。大乘之所以稱為「大」, 其中一個理由,就是因為大乘的發心比較大。沒有一種行為不能成為菩薩道——說謊,小乘視為絕對的惡行,但大乘中卻可以把它作為修行之道。這並不表示大乘沒 有規範何者當為、何者不當為的戒律,也並不表示大乘缺乏正式的修行方法——大乘不止有戒律和修行法,而且比小乘的要求還多。


小乘裡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守戒律,戒律被視為比生命還重要。菩薩道把菩提心視為最重要的東西,只要以菩提心為出發點,就算破了大、小乘的一切戒律,都沒有偏離正道。大乘道的行者並不完全禁止任何事物;相反地,這些「禁行」還經常是菩薩的善巧方便。


表面上,大乘似乎比小乘允許更多的自由,但是實際上大乘要比小乘更嚴格、更規矩。一切行為的正當性都完全由當事人的動機來判斷,對於大乘行者而言,即使是傳統上被視為善行的舉動,如果在做的當時或者完成之前,有自私的動機,這樣的舉動就是染污不淨的。


智慧和方便是菩薩不可缺少的工具,這兩者一同運作,以方便增長無我智慧,以智慧擴展菩薩事業的善巧方便。智慧與方便並不是兩種分離的東西, 而是一種本質的兩面。具足方便是表示非常聰明,不是為了自私的原因,而是以利益眾生為出發點:聰明地選擇時間、語調、行為的風格、移動的方式、看東西的方 式、說話的方式、不看東西的方式等等——善巧幾乎是包含了一切事物。


菩薩也可能是比丘或比丘尼,接受小乘的戒律。這些戒律是小乘行者得到自我解脫的方便法門,與菩薩的自我解脫無關,卻是幫助眾生的一種善巧方便。


然而,方便法門也可能需要你做居士。就本質上而言,一種方便法門並不比另一種方便法門好;但是一般上說,困難度較大、能激勵許多眾生,或是能鼓舞那些平常難以鼓舞的眾生使他們去修行的法門,就被認為是殊勝的方便法門。


菩薩為了幫助眾生,不捨棄任何一種形式或行為。經典中記載著,有的菩薩示現鳥身、鹿身,或者出生為低賤地方的低賤人民——因為這些特殊的方便示現,能讓他們利益到某些以其他方法無法利益的眾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U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