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鸚鵡是一大類色彩艷麗而形態多樣的鳥,隸屬於鳥綱、鸚形目、鸚鵡科。主要分佈於全世界的熱帶地區及大洋洲,以果實、種子及花粉為食,有“帶羽毛的寶石”之美稱。

 

鸚鵡科有325種,分佈於北美洲南部至南美洲之大部分,中南非洲、東南亞、澳大利亞等地區也有分佈。一般中、小型種身長為8~30釐米,也有身長達90釐米的大型鸚鵡。羽色有白、黑、灰、綠、紅、黃以及這些色彩混合色。

 

我國境內鸚鵡記錄有9個種,其中2種基於野生種群,1種尚無定論,全部是國家二類保護動物。

 

最為常見的如虎皮鸚鵡、牡丹鸚鵡、緋胸鸚鵡、彩虹鸚鵡、小葵花鳳頭鸚鵡等。除了身披艷麗的羽衣,鸚鵡還能惟妙惟肖地模仿人類語言,吟詩誦詞,成為一種常見的籠養觀賞鳥。那麼鸚鵡為什麼會說“人話”呢?鸚鵡學舌和自然界中野生鳥類婉轉動聽的鳥鳴又有什麼不同?就讓我們走進神奇的鳥鳴世界,揭開“鸚鵡學舌”之謎。

 

鸚鵡能學舌,因其自身條件好鸚鵡會模仿人類說話,甚至朗誦詩詞,秘密就在於它特殊的生理構造——鳴管和舌頭。

 

雖然都會說話,但鸚鵡的發聲器與人類的聲帶有所不同,鸚鵡的發聲器叫鳴管,位於氣管與支氣管的交界處,由最下部的3-6個氣管膨大變形後與其左右相鄰的三對變形支氣管共同構成。

 

一般的鳥兒能夠發出不同頻率、高低的聲音,那是因為當氣流進入鳴管後隨著鳴管壁的振顫而發出不同的聲音。而鸚鵡的發聲器官除了具備最基本的鳥類特徵之外,其構造比一般的鳥兒更加完善,在它的鳴管中有四五對調節鳴管管徑、聲率、張力的特殊肌肉——鳴肌,在神經系統的控制下,鳴肌收縮或鬆弛,發出鳴叫聲。

 

在鳥類鳴管的構造上,鸚鵡的鳴管與人的聲帶構造很相近,只不過人的聲帶從喉嚨到舌端有20釐米,呈直角,而鸚鵡的鳴管到舌端有15釐米,呈近似直角的鈍角。而這個角度就是決定發音的音節和腔調的關鍵,越接近直角,發聲的音節感和腔調感越強,所以,鸚鵡才能夠像人類一樣發出抑揚頓挫的聲音和音節。

 

再說舌頭,鸚鵡的舌頭非常發達,圓滑而肥厚柔軟,形狀也與人的舌頭非常相似。正是因為具備了這樣標準的發聲條件,鸚鵡便可以發出一些簡單但準確清晰的音節了。

 

鸚鵡“說話”其實無意識

 

鸚鵡學舌實際上是一種“效鳴”行為,而且是受人類活動的影響而形成發展出來的“效鳴”行為。鸚鵡,八哥、鷯哥等這些被人們籠養、訓練“說話”的鳥種,是人們為了滿足自身的喜好,利用這些鳥種具有學習發聲的能力,強制使其形成一種“人雲亦雲”的條件反射而已。

 

動物一般都有模仿能力,特別是模仿能力比較強的鳴禽,常常能模仿不同的聲音,並且與它們所模仿的聲音條件、地點、時間及不同的個體有關。曾經有一隻鸚鵡,當它看到主人把水瓶拿起來時,就模仿水流的“嘩嘩”聲;當它看到一隻蜜蜂飛到房裡,就發出蜜蜂的“嗡嗡”聲;當聽到敲門聲時,會大喊:“請進來”。這是不是說這只鸚鵡真的就會說話了呢?其實不然,鸚鵡對這些事都是無意識產生的,是看見一件東西後,就有了發出一定聲音的反射。

 

例如人們在訓練一隻鸚鵡時,把敲門與“請進來”二者的聲音聯系在一起刺激它,鸚鵡便把這些信號儲存起來,經過反復刺激,就會形成條件反射。因此只要當它聽到敲門聲,接著就會大喊:“請進來”。

 

但有時外面在敲木板,它也會大喊:“請進來”。如果說這就是鸚鵡在講話,那就不確切了。因為人類的講話是從後天學得的,而鳥類的生活習性、鳴叫、表情基本上都是從先天而得。它們會學舌,也只有在飼養的情況下,經人教和訓練才能學會,而且還是無意識的。

 

鸚鵡並不比別的鳥類更聰明

 

鸚鵡被認為是僅次於狗和貓,人類家庭中第三大受歡迎的寵物。寶山遼貴族墓中“楊貴妃教鸚鵡圖”表明早在1000多年前鸚鵡就成為人類的寵物了。實際上,人類對家養鸚鵡的著迷已經超過3000年。

 

人類喜歡飼養鸚鵡除了因為它的美麗、溫順,還因為人類認為鸚鵡很聰明:會說話、能滑冰,喜歡嗑瓜子,憨態可掬。不過,鸚鵡真的比其它鳥類更聰明嗎?大多數科學家認為,不管鸚鵡多麼能言善辯,都只不過是一種條件反射,機械地模仿而已。由於鳥類沒有發達的大腦皮層,鳴叫的中樞位於比較低級的紋狀體組織中,因而它們沒有思想和意識,不可能懂得人類語言的含義。

 

非洲灰鸚鵡是人類普遍認為比較“聰明”的鸚鵡,一生可學會800多個英語單詞。在英國曾經舉行過一次鸚鵡學話比賽,一隻非洲灰鸚鵡獲得了冠軍。當時揭開鳥籠罩時,這只灰鸚鵡瞧了瞧四周說道:“哇噻!這兒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鸚鵡!”,全場轟動。幾天后,興奮的主人請了許多貴賓到家中慶賀,籠罩一打開:“哇噻!這兒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鸚鵡!”全場嘩然。本想讓自己聰明的鸚鵡說出“哇噻!這兒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客人!”而博得大家喝彩的主人十分狼狽。

 

人們認為鸚鵡聰明,其實是因為鸚鵡天性好玩,而且願意取悅人類,人類對它們比較熟悉,並沒有證據證明鸚鵡比其它的鳥類更聰明。一些發聲器官發達、善於學習的鳥種,例如某些鴉類、椋鳥等,也學會了周圍環境中的聲音——電鋸鋸樹木的聲音、電話鈴聲、汽車發動機聲等。

 

其實,生活在地球上的各種動物,經歷了漫漫生物進化過程,都發展出了“聰明”的生存本領,以適應周圍的環境。一隻雉雞,自己不孵卵,卻能精確地控制沙堆溫度來孵卵,用喙測量溫度,熱了就鬆土透氣,冷了就堆土堆樹枝葉。雉雞不聰明嗎?你只是沒有看到而已。

 

鳥類也會學“外語”

 

鳥類是自然界中具有復雜發聲行為的動物之一。鳥鳴是鳥類信息通訊的一種重要手段,主要用於不同鳥種的物種間識別、種內不同個體識別、繁殖期配偶選擇以及保衛領域。和哺乳動物靠喉部發聲不同,鳥類主要通過“鳴管”和“鳴肌”來發聲。“鳴管”是鳥類特有的、位於氣管和支氣管之間的一個特化的發聲器官。在神經通路協調控制下,氣流從肺穿過支氣管到達鳴管,鳴肌和鳴膜相互協調運動,產生鳴聲,再通過聲道的共振過濾作用,從喙中發出,即我們聽到的悅耳的鳥鳴聲。

 

鳥兒是如何學會本種鳴聲的呢?鸚鵡、蜂鳥、雀形目鳴禽,是目前科學家已知具有學習發聲行為能力的三大類鳥,其他鳥種被認為依靠遺傳發出鳴聲。和人類學習語言相似,鳥類學習發聲是由先天遺傳作用和後天學習過程共同作用形成的:在學習的“敏感期”,聆聽並且記住外界的“發聲模板”,如幼鳥的雙親、兄長、或者其他鳥種的發聲,之後通過不斷地練習,依靠聽覺反饋將自己的發聲與記憶中的模板相比較,最終形成自己的鳴聲。

 

鳥類的發聲學習可以分為兩大類:學習同種鳴聲、學習其它鳥種或者環境中的聲音。“鸚鵡學舌”的本質,屬於後者——即鳥類的“效鳴”行為。自然界中大約有15%到20%的鳥種具有“效鳴”行為。

 

鳥類學習本種的鳴聲用於種內通訊交流,傳遞信息。那麼,“效鳴”的鳥兒為什麼要“學外語”呢?鳥類學家提出了各種假說來解釋這一行為,包括:

1.一個個體通過模仿一種或幾種其它鳥種鳴聲,來製造一種假象,讓其它的鳥類入侵者錯誤地認為周圍有很多種/只鳥存在,以驅趕入侵者;

2.錯誤地學習了其它鳥種的鳴聲,尤其是那些分佈區域重疊的不同鳥種;

3.吸引第三方,通過模仿其捕食者或者捕食者競爭者的警報叫聲,以引來第二種捕食者,使其錯誤地認為此處有“免費的午餐”,在兩種捕食者為了獵物而“大打出手”時,它們便可以趁機溜走;

4.實現巢寄生,為了避免被養父母識破自己的寄生身份,寄生的雛鳥會發出和寄主雛鳥相似的乞食叫聲,以矇混過關。

 

這些相關假說,都有一定的證據支持,都解釋了一部分鳥種的“效鳴”行為,但迄今為止,仍沒有哪一種假說可以完全概括性地解釋鳥類的“效鳴”行為。

 

鸚鵡曾被認為是鳥類的始祖

 

鸚鵡的美有一種古典的味道,沒錯,鸚鵡就是一個古老的特種。漢代戴聖所記《禮記·曲禮篇》曰:“鸚鵡,能言,不離飛鳥。”漢代鄭玄撰《禮記註》雲:“鸚鵡,鳥之慧者。朧、蜀、嶺南皆有之。”漢代許慎撰《說文解字》曰:“鸚,能言鳥之。鸚從鳥嬰聲,從鳥母聲。”

 

鸚鵡的起源比這些詩文要早得多。不久前,考古學家宣佈在丹麥西北部的摩爾斯島地區發現了5500萬年前的鸚鵡化石,這種鸚鵡叫“丹麥藍鸚鵡”。

 

諾福克博物館自然歷史館助理館長大衛·沃特豪斯博士說:“這只古老鸚鵡保存下來的是一個上肱骨,這塊小小的骨頭攜帶了足夠的特徵,可以證明它是一隻體型與黃冠鸚鵡相當的鸚鵡家庭成員。”

 

“丹麥藍鸚鵡”代表了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生活地域最靠北的鸚鵡種類。在南半球發掘出的鸚鵡化石最遠可追溯到1500萬年前,所以這次新發現表明,鸚鵡一開始應該是從北半球演化開的,後來才發展到南半球的熱帶地域。

 

鸚鵡在一段時期曾被認為是鳥類的始祖。1998年,人們在北美懷俄明州找到晚白堊世時期化石,被認為是鸚鵡下顎骨骼的不完整化石片段,這塊化石成為陸地鳥類最早的化石記錄。這意味著,鸚鵡有可能是最早出現的現存鳥類。

 

不過,1999年,這一觀點遭遇質疑。質疑文章提出,一方面化石反映的愈合齒骨還僅僅是一種假象;此外,被認為是鸚鵡的一些表型特徵在其他現存鳥類中也存在類似的對比特點,如鸛形目鳥類就有。另一方面,這塊頭骨化石標本雖然顯示出鸚鵡典型的顱後骨骼形態,但還缺少鸚鵡具有的獨特喙嘴,而喙嘴是現存鳥類學界定鸚鵡的主要特徵之一。

 

至今為止,鸚鵡化石在中國的發現尚屬於空白,在國外的古新世也沒有發現的報道。已被確認的最早的鸚鵡化石發現在英國倫敦始新世早期的地層中,其後始新世中期的鸚鵡化石幾乎全出自德國,而法國是在始新世晚期才偶遇鸚鵡化石。這些罕見的鸚鵡化石後來研究認為還不是同一類型,說明在5000萬年前鸚鵡的類型就已經相對豐富,而且分佈也比較廣泛。

 

 

 

鸚鵡還是一種長壽的鳥類,壽命最長的葵花鸚鵡,壽命可以達90餘年,往往是爺爺養的鸚鵡孫子接著養。在北京動物園30多種鸚鵡中,就有兩只鸚鵡已經年過30歲了。

 

野生鸚鵡變寵物,成活比率17∶1

 

鸚鵡本是在叢林飛翔的“帶羽毛的寶石”,它們是如何成為人類的寵物呢?這些寵物鸚鵡大多是貿易運輸過來的“外來戶”及它們的兒孫。

 

鸚鵡的美麗溫順讓它成為人類的寵兒,一些珍稀品種更成為鳥販子日夜追逐的對象。紫藍金剛鸚鵡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鸚鵡,北京動物園鳥苑有一隻紫藍金剛鸚鵡,身長1.2米,紫藍色的羽毛與眾不同,顯得十分高貴。這種鸚鵡數量很少,屬珍稀品種,身價在十年的時間翻了一番,最高時達到一隻20萬元人民幣。

 

美麗珍稀導致捕捉加劇,而捕捉導致數量更少。被捕捉之後的運輸過程中,由於飼養條件差、不適應異地環境等因素,很多珍稀鸚鵡“客死他鄉”。野生鸚鵡從被捕獲,到長途販運,進入市場,被人工馴養,其成活比率僅是17∶1。加之原始棲息地遭到破壞,有些鸚鵡已經瀕臨滅絕。

 

 

 

 

影片《里約大冒險》中小藍金剛鸚鵡由於超乎尋常的美麗,而被人類捕捉販賣給私人收藏者作為寵物。實際上,這種珍貴的鸚鵡現在已經在野外滅絕,只有幾十隻生活在動物園中。

 

 

小藍金剛鸚鵡的野外滅絕和人類行為有關。1956年,巴西引進西非蜜蜂,這些蜜蜂與歐洲蜜蜂雜交形成攻擊性極強的“殺人蜂”,這種蜜蜂在樹上築巢時會攻擊並殺死在同一棵樹上築巢的小藍金剛鸚鵡,導致這種鸚鵡的數量在上個世紀70年代急劇下降。

 

1990年,科學家們在野外找到了一隻雄性小藍金剛鸚鵡。和電影情節一樣,為了拯救這個物種,人們試著為這只雄性小藍金剛鸚鵡找對象。終於找到一隻雌性小藍金剛鸚鵡,它卻因為撞上高壓線不幸身亡。很快,那隻雄性小藍金剛鸚鵡也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了。

文章來源:http://www.ovideo.com.au/natural/item/548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URA 的頭像
    SHURA

    摩 訶 般 若  mahā prajñā

    SHU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