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與空性的智慧
卡盧仁波切/開示錄

 

一切思想、煩惱、恐懼、不安,都只不過是心所投之影而已。

 

夢是一連串的心影。 依俗理說有其暫時的真實性,但究竟而言並不真實。 我們對醒時所感知的世界也可做如是觀~ 它們只不過是因某些外緣而引發的心之不斷投影而已。 我們所經驗者,皆是自心對自心所投之影的感受。

 

衝突的情緒,正如“我” 的概念,都是由心而來。 而心本身無形,無色,也無物,也就是心即是空。 既然心即是空,其所產生的情緒當然也是空。 當我們認清其空性,它們的力量也就隨之消散了。

 

不論升起何種情緒,都必須有所認知,不論是貪嗔癡慢疑等都是由自心生起的,而心的本質,即是空性,所以由心所起的情緒也空,經由這樣的認識就能從當中解脫出來。

 

一旦我們藉禪修而得見心性根本是空時,我們自會感到心影亦空。 這些心影猶如海面起伏之波浪,無論起伏,皆不離於海。

 

當某種情緒浮起,它是從一個具有空性的心所產生的。 這種情緒出現之時,它的本質亦是空的。 此種情緒要是消失,會再度被心的空性所吸收。 你可以到海邊,看看那些海浪的潮起潮落,當海浪漲潮時,有時候變得相當巨大。 海浪形成時,構成它們的物質不過是海水。 當它們退潮之後,又再度回到海水之中。 同樣的,衝突的情緒都是心中的一部分,它們來自此種空性,其存在也就是空,然後再回到空性之中。 事實上,它們從未存在過。

 

從空性之心所起之念與煩惱並無實體。 心像跟心一樣空而無實。

 

心是空性的,念頭和心理的苦惱自心中生起。 因此,念頭和心理的苦惱即從空性中生起的。 如果你了解了此點,你便了解了佛法的所在。

 

當我們的身體被解脫為外相與空性的,語被解脫為音聲與空性的,意被解脫為覺知與空性的,這就是佛果。

 

我們的心是“空”的,沒有一件事物能夠填滿它。 這就是為什麼永不知足,慾望無窮無盡的原因。

 

上士與凡夫間的差別,在於上士能覺察微細之苦,而凡夫則不能。 例如你若把一根頭髮放在手掌上,你不會感到它的存在;但若把它放在眼睛上,你就會覺得難受,立即感到它的存在。

 

受戒是為了簡化生活及令自己趨向修行。 受戒極其重要,因為它能使我們成為修行正法之法器。 做為容器之碗,顯然必須是清潔不漏的。 若非如此,不管倒入的是什麼,都會變質、變壞或流失。

 

如果你認識了一切的迷惑外相皆自空性之心生起,而形相、音聲、味道、口味和触覺的對象物,都只是迷惑之外顯而已,那麼你將會了解到一切現像都像是一個幻想、一場夢、一道彩虹、水中倒映之月,或是鏡中的影像罷了。 假如你認識了這點,那麼即使是如執著等心理煩惱的生起,你也不會被其力量所支配。 每個心理的煩惱,都將如同天空中生出的彩虹般地出現而已。 彩虹自空中生起,亦融入於空性的天空中。 當執著或嫌惡生起,它們將單純的如上述般,而不會真實的出現。

 

如果地面充滿了尖銳的針刺,而有人想在上面走走,他必然要設法去拔出每一根針。 在他拔出一根針之後,還有另外的針必須拔出,拔針將永無止盡。 而心理的煩惱就像這樣。 那些認識到念頭與煩惱都是空性的人,就像穿了厚靴在遍布針刺的世界中行走,無論他走到那裡都不會被針刺傷。 假如你認識了心是空性的,因此念頭和煩惱也是空性的,那麼無論你是否待在輪迴中,萬物都將像彌陀的快樂淨土般。

 

心不僅在本質上為空,它同時還具有明性,以及無礙的智慧。 這是心的三特質,三者一體不可分。

 

大手印的主體是自然現起而不造作的,去思維心如空性仍是相當造作的。 將心放鬆在它本然狀態,既不散亂也不昏沉。 它不是一種尋找心或專注心的客觀經驗,是看而非凝視,是住於體驗中而非盯住體驗。 行者並不是向內尋找任何東西,也不是向外尋找任何東西。 只是單純地讓心安住於本然狀態中。 如果我們能安住於毫無造作的赤裸知覺狀態中,未曾喪失直照的靈光,心的清淨本性便會現前。

 

從究竟的層面來看,能見本尊之心,與所見之本尊,本質上是一非二。 但只要我們未獲直接證悟,心就自以為是能感受之“我”,而所感受者是“他”。

 

生死的經歷,事實上都不是真的,它們不過是心所產生的幻相。

 

死後當識能證悟其經驗不外自心時,即可解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URA 的頭像
    SHURA

    摩 訶 般 若  mahā prajñā

    SHU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