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佛教的僧人身着紅色僧服,頭戴紅色或黃色的僧帽,這種獨特裝束令信徒肅然起敬。佛教徒視僧人為三至寶之一,把僧衣視為佛衣,十分珍惜。就連一塊紅布頭都看成有佛氣加以供奉,絶不衰讀。如此受信徒珍視的僧服起源於何時,藏區的僧服有哪些特色,這是本文所要講述的內容。
在印度起源
佛教起源於印度,自然僧服也起源於印度。當年,釋迦牟尼視世間一切富貴榮華為苦難的根源。拋棄了社櫻王位,在清淨塔前自我受戒,削髮為僧時,脫去俗衣俗服。穿上了表示出家的衣服。從此以後,凡是入佛門的僧人,釋迦牟尼都讓他們效仿白己,身着出家衣服這成為制度。
釋迦牟尼所規定的僧服有四個方面的特點。一是僧服與外道所穿的不一樣,二是僧服具有因時因地性,三是沒有任何飾物,四是符合戒律要求。律經上說,比丘有十三件衣物。即,朗袈(重複衣,袈裟),喇奎(上衣)、夏木特(裙)、夏木特森(副裙)、唐奎〔下衣)、委森(掩腋衣)、委森森(副掩腋衣)、東其(拭面巾)、納森(護腋衣)、延嘎普(護疥衣)、扎賽(剃髮衣)、頂娃(敷具)和亞奎(雨衣)。這十三件衣物的尺寸大小、色彩和式樣都應嚴格按照律經選材縫製,而不能隨意製做。
1.朗袈
朗袈是把黃布剪裁成布條縫製而成的。是袈裟的一種,朗袈是比丘在禮佛、化緣、講經、聽經、參加儀軌聚會等時所穿的卜衣之一而不是常服。朗袈大小和條數根據比丘僧人的身材來確定大小種大的朗架是用二十一片或二十二片或二十五片布條縫製而成的。中等朗袈是用十五片或十七片或十九片布條縫製而成的。小的朗袈用九片或十一片或十三片布條縫製而成的。其大小和片數是根據比丘僧人的身材來確定的。大中小各類內又分三類。朗袈須用裁布縫製,並且要縫成網格狀。是用方形的綢布拼縫成魚鱗狀的。即由中間向兩邊一塊壓一塊,並且留有大小一致的邊頭。橫向邊頭的縫線是交錯的。選用裁布意在除卻貪戀之心。縫製成網狀是用以區別於外道的架裝。釋迦牟尼最初設計的袈裟並不是網格狀的。有一天摩竭陀國的國王影堅王外出時路遇外道師,國王誤以為是佛教僧人便頂禮叩拜。據此.釋迦牟尼特意規定佛僧的袈裟必須縫製成網格狀的以示區別。律經規定.比丘應把朗袈視為珍貴用品。只有比丘才可着朗袈 ,沙彌等沒有資格着朗架。
2.喇奎
喇奎即上衣。是沙彌和比丘白天穿的上衣。喇奎由布條和副布縫製而成,大小與朗架相同。
3.唐奎
唐奎即下衣。是比丘所穿的網格裙,由五條一副半布縫製而成的。
4.夏木特
夏木特即白天穿的下衣裙,它是用來防止唐奎染汗的。大小與唐奎相同。在藏區沙彌穿夏木特,一般比丘不穿夏木特。
5.夏木特森
夏木特森即夜間所穿的內裙,尺寸與唐奎相同。
6.委森
委森即白天所穿的內上衣。相當於汗衫。意在防止汗濕襲裴。尺寸與上衣相同。
7.委森森
委森森即夜間着於上衣內的內衫。尺寸與上衣相同。
8.東其
東其即拭面巾。是一肘見方的辣臉布.
9.納森
納森即比丘在患膿瘡病時所穿的衣服。大小與喇奎相同。
10.延嘎普
延嘎普即覆瘡衣,是比丘用以遮護疥瘡的。盡寸為長六肘、寬三肘。
11.扎賽
扎賽即剃發布。是比丘剃髮時用來裝剃下來的頭髮的。尺寸為長三肘、寬一肘半。
12.頂娃
頂娃是比丘夜間睡覺時鋪的墊子。長三肘、寬二肘六指。不能大於這個尺寸,否則就成為孽根。
13.亞奎
亞奎即比丘在夏季遮雨的布。長九肘,寬三肘八指。不能大於這個尺寸,否則就成為孽根。
比丘們在使用上述這些衣物時應想到衣服只不過是用來遮體而已,一切用具都不是永恆不滅的。應意識到之所以着僧服是用以區別於外道,區別於世俗的人。也是用來提醒自己是釋迦牟尼的虔誠的信徒和追隨者的,而不是用來裝飾打扮自己的奢侈品。因此,這些衣物決不能做成華麗的,不能有任何裝飾物。比如,腰帶上不能飾以珍寶等綴物,也不能用小鈴等響動的墜子。俗人的衣着往往出於打扮,出於顯示自己的財富目的。僧人的衣物顏色選擇也有嚴格規定,只能是紅、藍、赤黃三種顏色。
僧衣起源於印度,隨着佛教傳入,僧衣也傳人藏區。
西藏僧人的服裝,也是按照佛祖釋迦牟尼的規定,穿僧衣、僧裙。不過因為印度地處熱帶,氣候炎熱,僧衣僧裙主要用絲、麻和棉織品製作。而西藏高原多風雪,氣候寒冷,棉麻和絲織衣服無法抵擋高原的風雪嚴寒,再說西藏也不出產這些東西。只好因地制宜,變通方法,用高原出產的羊毛製作的氆氌,作為縫製僧衣僧裙的主要材料。後來隨着僧人生活的富有和社會地位的提高,又使用了綢緞和呢絨毛料。
西藏僧人的僧服,主要由七件組成,稱為七祖衣。它們是俄連(汗衫)、堆嘎(坎肩)、麥繞(內僧裙)、香倒(外僧裙)、散(袈裟)、曲貴(法衣)、達岡(大氅)。
堆嘎(坎肩)是藏地特有的僧服,它是藏傳佛教後弘期以後才興盛的。因為西藏天氣相當寒冷,僧人們光穿一件汗衫無法抵禦嚴寒,只有在上面加一件厚厚的坎肩,才能堅持佛法的修習。坎肩的兩側都要縫一些藍線,據說是公元10紀時,從朗達瑪滅佛的劫難中逃到青海黃河邊的三位西藏老僧,為了傳承佛法,延續戒律,決定給當地一位名叫貢巴繞賽的青年人授予比丘戒,授戒必須由五位受過比丘戒的高僧主持,他們三人不行,便延請了兩位漢傳佛教高僧參與,為了不忘這兩位藍衣漢族和尚的功德,專門在僧裝上增添兩道藍邊作為紀念。普通僧人的坎肩用紅色氆睦縫製,而寺院的高僧活佛、地方政府僧官的坎肩,准許用錦緞縫製。拉薩三大寺、佈達拉宮、扎什倫布寺高僧,地方政府的僧官,一律穿黃緞子坎肩,三大寺“群則”以上的僧職人員,穿紅緞子坎肩,上密院僧人穿黃色毛料坎肩,下密院僧人穿紅色毛料坎肩,等等。
“香倒”是僧人的外裙,也是僧人的褲子,僧裙也是用紅色氆氌縫製的。薩迦法王和一些噶舉派僧人,過着宗教和世俗雙重生活,腰繫白色僧裙,西藏老百姓稱之為穿白裙子的白教僧人。前藏僧人的僧裙只在一邊打折,後藏僧人的僧裙,兩面都打折,前者稱為衛式,後者稱為藏式。三大寺的武僧陀陀喇嘛,把僧裙橫繫腰部,身後打很多的皺摺,走起路來,僧裙左右晃蕩,據說這是陀陀喇嘛特有的派頭。袈裟是僧人的法衣,普通僧人的袈裟用紅氆氌縫製,高僧活佛的袈裟用錦緞裝飾,袈裟等於人的體長的兩倍半,誦經禮佛或者在宗教儀式上必須以袈裟裹身,以示莊嚴隆重。僧人誦經祈禱的時候,大都披上稱為達崗的大氅,也許與寺院經堂佛殿過於寒冷有關係。西藏各大寺院的大氅,多為赭紅色的,而拉薩三大寺住持的大氅是黃色的,這是他們崇信黃教(格魯派)的表土見。公元13世紀時,薩迦法王八思巴的大氅,用錦緞製作,上面鑲嵌大量珍珠寶石,這是元世祖忽必烈的餽贈。從八思巴開始,形成了西藏高僧活佛披錦緞大氅的傳統。
受過比丘戒的僧人,要在身前掛一個一尺見方的口袋,裡面裝一個漱口用的小瓶,早先是進行佛事活動時淨口用,後來成了一種裝飾品。一般僧人的用氆氌縫製,高僧活佛的用綵緞縫製,它們相曲貴法衣、朗加披單一樣,在重大宗教法會上必須穿戴。
西藏僧人活佛的帽子種類繁多,五花八門,形狀各異。不同教派、不同寺院的僧人,有時服裝上大同小異,而看僧帽卻很容易識別。寧瑪派的高僧活佛,多戴稱為“貝夏”的帽子,像一朵盛開的蓮花,據說是寧瑪派祖師蓮花生戴的帽子。還有一種帽子,稱為“仁增夏”,意為持明帽,也是寧瑪派僧人的帽子。噶當派高僧大德戴的帽子,稱為“班夏”,據說是公元10世紀阿底峽大師戴過的帽子。還有一種說法,即“班夏”是大學者班智達戴的帽子。“班夏”有“班仁”和“班通”兩種,精通十明的高僧戴“班仁”帽,帽子較高;通曉五明的高僧戴“班通”帽,帽子較低。
西藏僧人大都戴紅色僧帽,噶當派和格魯派僧人戴黃色僧帽。相傳,公元10世紀時,以魯梅為首的衛藏十青年到青海丹鬥寺,師從拉欽·貢巴繞色學法,學成回藏時,貢巴繞色把自己一頂沾滿黃土的皮帽送給了十青年的首領魯梅,說:“你戴上這頂帽子,會時常想著我的。”從此,衛藏十人的弟子和再傳弟子們,噶當派教典派和教誡派的高僧們,都戴上了這種黃色的帽子。後來被人們稱為“修行帽”。
公元15世紀初期,宗喀巴大師創立藏傳佛教格魯派,率先戴起一頂黃色的桃形“修行帽”,表示嚴守戒律、改革宗教的決心。以後格魯派的僧人都戴黃色僧帽,所從稱為黃帽派,又稱黃教。
噶瑪噶舉派第二代祖師噶瑪巴希被元憲宗蒙哥封為國師,並賜給他一頂金緣黑帽,從此開始了黑帽系活佛的傳承。而噶瑪噶舉派另一個重要派系紅帽派活佛,緣起於元朝皇室賜給該教派創始人扎巴森格一頂金緣紅帽,從而開始了紅帽系活佛的傳承,黑帽和紅帽,是他們的光榮和驕傲,也是教派的標誌。
還有一種西藏僧人普遍使用的帽子,帽身用錦緞或氆氌製作,上面有許多羊毛編成的穗子,稱為“孜夏”,戴在頭上前高後低,有點像公雞的冠子,有人稱之為“雞冠帽”。格魯派的“孜夏”為黃色,其它教派的為紅色。密教高僧誦經作法時,戴五佛冠,穿咒師服。寺廟跳神裡的黑帽咒師,頭戴巨大的黑圓帽,上面裝飾金剛杵、孔雀毛和骷髏,表示他具有通神的魔力。
西藏僧人和僧尼在誦經祈禱時,一律不穿靴子,靴子都擺在經堂佛殿外面的走廊上,以表示對神佛的尊重和虔誠。平時僧人穿一神名叫“夏蘇瑪”的僧靴,靴幫和靴底用一整塊熟牛皮製成。高僧活佛穿一種名叫“熱松”的靴子,靴面鑲紅、黃、藍、綠、紫五種綵緞。靴尖朝上翹,又稱為豬鼻靴。
本文擷取自:http://www.fjdh.com/wumin/2010/09/091137121285.html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