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多識 仁波切 著《藏傳佛教常識300題》甘肅民族出版社 20086月出版)

 

第一章    佛教基礎知識



1.什麼叫藏傳佛教?

 

 藏傳佛教就是以藏民族為信教的主體民族,以藏語文為主要施教、學修工具,在特殊的人文、地理、歷史環境中形成的具有濃厚藏族文化特色的大乘顯密佛教。

 

從公元7世紀初引進到現在,藏傳佛教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

 

藏傳佛教在它的形成發展過程中經歷了初傳、中興、鼎盛、走向世界四個階段。

 

從公元7世紀初松贊乾布主持譯經、建立佛教法規到公元9世紀中葉朗達瑪滅佛為藏傳佛教的初期傳播階段。

 

從公元10世紀末大譯師仁欽桑布譯經,孟加拉佛教大師阿底峽尊者進藏傳法到公元14世紀格魯派誕生前為藏傳佛教中興期。噶當、噶舉、薩迦、寧瑪、希結、覺囊、綽普等大大小小的十幾個藏傳佛教教派都在這一時期相繼誕生,在學術上形成了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繁榮景象。

 

從公元14世紀後半葉宗喀巴大師建立格魯教派起到公元20世紀中葉,為藏傳佛教鼎盛期。這一時期的主要特點是以拉薩三大寺為首的大大小小數千座學院式的寺廟在甘、青、川、藏地區和蒙古草原相繼建起,在佛教顯密教理的研究上取得了空前未有的嚴密精深成就,產生了很多學術貢獻卓著、名載史冊的大善知識。

 

公元20世紀以來,藏傳佛教以它特有的利益一切眾生的價值觀念和精深的哲理,特殊的修持密法,豐富而獨具特色的文化內涵,形成了強大的感召力,博得了物質財富富裕、精神財富相對貧乏的西方世界廣大民眾的喜愛。到現在,藏傳佛教在西歐、北美等西方國家形成了遍地開花的興盛局面。在這種新的信仰衝擊波的影響下,港台和內地各階層人群中信仰藏傳佛教的人數也在持續增長著

 

因此,藏傳佛教雖然產生於中國藏區,但它並非藏族獨有的信仰。它正逐步從國內多民族的共同信仰,發展成覆蓋面波及全球的國際性的宗教。



2.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有什麼不同?

 

1)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都是佛教,因此,都有佛教的共同特點,如承認四法印,皈依三寶,四眾弟子都按律部規定受戒,發慈悲心,抑惡揚善,以正見破除三界煩惱,追求解脫苦與苦因等等。

 

2)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同屬大乘佛教,因此,都有大乘佛教的共同特點。如利益眾生為目的的菩提心,受分別解脫戒和菩薩戒,以六度修福慧資糧,成就佛陀色法二身,以無二正見破障,追求不同於小乘教的不住二邊涅槃等等。

 

但也有各自的不同特點和大同中的小異。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藏傳佛教是顯教菩薩乘和密教金剛乘合二為一的教派,而漢傳佛教是大乘顯教。唐代雖然譯過一些密經,但都屬下部密,而且早已絕傳。有人將淨土宗劃為密宗,但從教義上衡量,這種觀點恐怕難以成立。藏傳佛教四部密法俱全,但藏傳佛教獨有的密法是無上密,所謂即身成佛之法也只在無上密中才有。因為下三部密中雖有多種成就的修法,但都沒有幻身和光明識的修法,而即身成佛卻離不開這兩種雙運成就。

 

藏傳佛教各派都以龍樹中觀見為主,雖然各派對中觀二諦義的理解有差別,但沒有一個尊唯識見者。唯識學研究只是為了從反面認識中觀真理。漢傳佛教早期的天台、三論、華嚴、禪宗等教派都持中觀見,唐玄奘師出唯識宗門,故在東土弘揚法相唯識學,對唐以後的漢傳佛教影響極大。現在的漢傳佛教大部分是淨土宗,淨土宗認為:理深解微,末世斷惑證理甚難,乘佛願力,往生淨土為易行之道,因此,不習中觀、唯識之理,只誦經典、佛號求往生。由於這些原因,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在事理二諦的見解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別。

 

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由於各自所處的歷史文化、自然環境和信眾的生存條件、生活習俗不同,因此,在飲食起居、典章制度、塔殿佛像的造型風格、信仰習俗、信眾的心理素質等眾多文化內涵方面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點。

 

總的來說,藏傳和漢傳佛教之間雖然有以上這些不同點,但二者既然都是佛教,在根本教義方面沒有什麼不同,也就是說它們在本質上沒有什麼不同。不同點,只表現在非本質的表面現象方面。



3.藏傳佛教各教派之間的不同點在哪些方面?

 

藏傳佛教各教派之間的主要不同點有以下兩個方面:

 

各個教派所修法的經典、法的種類、教授傳承不同,形成了各自的修學重點和特色。

 

在正見的認識方面各教派之間存在分歧。自古以來佛教內部各教派之間在皈依三寶、持戒、行善等事法方面沒有什麼差別,但在涉及空有等哲理正見方面存在眾多分歧。產生這種分歧的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客觀上的原因。理諦是高度抽象的認識境界,是超思維和語言的境界,故言“真實理諦非分別思維對象”。二是從主觀上講,人類的一般分別思維對超理性的真理很難理解,再加上人們的認識能力、研究的深入程度、學識等方面的差別,對同一句經文、概念就會產生不同的理解,因此產生了他空、自空、非空非有、非思言境等許多不同的理解和解釋。這是各教派相互爭論不休的主要焦點。



4.佛教善惡的標準是什麼?

 

從善惡的概念界定講,導致快樂的思想行為為善,導致苦難的思想行為為惡。

 

從思想感情來說,貪心,嗔恨心,不分善惡的無明心,我執、法執等邪見,嫉妒心,傲慢,自私等屬於惡;無貪心、無嗔恨心、無無明邪見、知羞恥心、平等心、慈悲心、自知自律心、尊敬愛護眾生心等都屬於善心。

 

從行為方面講,殺生、盜竊、淫亂、說謊、挑撥離間、惡言傷人、撥弄是非等違犯道德和法律,危害社會和眾生的一切行為都屬於惡行;不殺生、不偷盜等十善行,遵守道德、法律,做有利於社會安定、繁榮、昌盛、眾生幸福快樂的一切行為都屬善行。

 

小乘和大乘佛教在善惡的標準方面有所不同:小乘認為,不傷害別人的行為為善行為;大乘則認為不傷害眾生並不等於有利於眾生,善的標準應該是有利於眾生,使一切眾生得到幸福和快樂。



5.對其他教派應持何種態度?

 

對待教派問題有兩條原則:

 

一是對佛教任何教派都不應該抱有偏見;

 

二是信仰貴在專一。

 

就第一個問題來講,佛教無論大乘、小乘、顯教、密教、禪宗、淨土,就藏密而言,無論薩迦、寧瑪、格魯、噶舉、希結、覺囊都是佛教這棵大菩提樹上的大小枝丫。儘管它們各自花色不同,但它們同出於一條根,結同樣的果,這一點是相同的。“花色不同”是說各教派都有各自的特點,所以泛稱八萬四千法。只要有利於眾生,能使眾生離苦得樂的法都是好法。我們不能站在世俗的立場上為貪嗔所驅使,抬高一派,貶低一派。如有的人站在小乘立場上說大乘“屬後出,非佛說”;有的人一葉障目,不見泰山,說“密宗出自印度教,非正宗佛教”云云,彷彿唯有自己才是一切佛法的遍知者似的。這種人如果是佛教徒那他就犯了一個可怕的誹謗佛法罪,他的三皈戒性也將蕩然無存。對任何教派都隨喜、恭敬是五佛戒的戒律之一,對此應持正確態度。

 

第二個問題是信仰貴在專一。這是非常重要的一條。皈依哪個教派是信仰環境和自己的機緣所決定的,有的人經過理論研究以後,也有改信他派的可能性。“信貴專一”就是說無論信仰哪一個教派都要專一,不應該像“乞丐的面袋”——各種成分混雜在一起。“專”才能“精”,做學問和學佛都是一樣的道理。做學問所謂“廣”,只是指所掌握的知識面較廣,但真正的學者都有自己的專長。有的人談起佛法來,三教九流、儒道基督,牽強附會,東拉西扯,似乎他們樣樣精通,實際上正好暴露了他們的信無專信,學無專長,淺薄無知。當觸及關鍵問題時,他們採取的則是一種閃爍其詞的迴避伎倆。有的人自吹自擂,說他薩迦、噶舉、寧瑪、格魯的大法樣樣精通,但內行一目瞭然,他們什麼也不懂,只是一個小小的“雜貨攤”,而不是學有專長的“專業公司”。

 

不僅如此,信仰不專一還會遭到護法的懲罰。因為各教派的護法神都是以保護各教派的法脈和教徒的信仰、戒行為己任的。如果法脈混雜,教徒的信仰和戒行不純,就會激怒護法,遭到可怕的報應。在藏傳佛教史上有關這方面的事例和大德高僧有關這方面的論述很多,絕不可等閒視之。



6.學習藏傳佛教應從何處入手?

 

佛教的信仰是建立在系統完整精密的知識理論基礎上的理性信仰,對佛教的起信、入道、證果,不能靠神靈的啟示,不能靠盲目迷信,也不能靠幾條咒語和盲修瞎練的幻覺,而要靠系統正確嚴密的教理和修證理論的指導。因此,無論是藏傳佛教或漢傳佛教,無論是密宗還是禪宗,只要是佛教,正確的入手處,理所當然是拜師,學習掌握系統的教理,按聞思修程序進行。由於這個原因,《菩提道次第廣(略)論》開卷第一章就是“親近善知識”。

 

宗喀巴等藏傳佛教各教派的高僧、大成就師所走過的歷程,可以歸結為這樣一個模式:尋師求法——艱苦修持——獲得成就——收徒傳法、著書立說。

 

也許有人會說:禪宗不立文字,不主張經教,怎能說所有的佛教都從拜師學習教理入手呢?我認為這是對正宗禪門教理的嚴重歪曲,否則,六祖《壇經》中的“不可沉空守寂,即須廣學多聞,識自本心,達諸佛理”(《懺悔品‧第六》)這段話如何解釋?既然“不立文字”,《壇經》難道不是文字嗎?既然不需要經教,數萬言《壇經》講的不是經教又是什麼呢?



7.佛教的大乘和小乘有什麼區別?

 

 佛教大乘和小乘,在教義、度化對象、價值觀念、追求目標等方面有很大的區別。首先小乘也叫聲聞緣覺乘。小乘的度化對象主要是智力低下,胸懷狹小,缺乏大慈悲心,只求自己除去煩惱,獲得斷滅涅槃的小機眾生:而大乘教的度化對象主要是具備大智慧、大慈悲心,具有利眾精神,胸懷博大,追求成佛的菩薩種根基的大機眾生。乘是運載工具之名,如車船。

 

大乘不同於小乘的七大特點:

 

大境界——具有境界廣大的大乘法;

 

大作為——自利和利眾的大作為;

 

大智慧——徹悟人無我和法無我;

 

大精進力——精進不息,完成三個無量劫的漫長過程;

 

大方便——以大悲心利樂眾生,雖入世但卻一塵不染地根據一切眾生的不同情況,度化眾生;

 

大成就——具有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等佛陀獨有的無比神通;

 

大功用——佛的無識無為、自然遍及一切的利眾功用。

 

大乘如萬噸輪船,運輸眾生量大,故稱大乘。大小乘的主要區別點在方便度,故宗喀巴大師說:“大小乘的分別主要在發心。”



8.無信仰的人能不能學通佛法?

 

學佛法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對佛教有信仰的人,從信仰的角度學習佛法;

 

一種是研究學問知識的人,從瞭解學問知識的角度學習佛法。

 

有信仰的人通過深入學習佛理,可以克服盲目的信仰,樹立起理性的信仰。

 

從研究學問知識角度學習佛法的人,也有幾種情況:

 

一種是在學習佛法之前受過反佛思想教育,思想上已形成頑固的偏見,不能客觀地對待佛教,這類人根本無法獲得佛教正見,無法精通佛理。一種是雖然受過各種邪說的影響,但智商很高,有分辨能力,不受邪說的影響,一進入佛學之門就會認識到佛教哲學的合理性,自然而然皈依佛法,這類人能正確、客觀地對待佛教,能掌握佛理的奧妙。

 

還有一種人既無信仰,也無理性思維的辨別能力,學點佛教知識,只是為了裝潢自己的門面,讀書不求甚解,只能記幾條佛教術語。當今世上冒充佛教專家學者的這類人很多,但實際上這類人連佛教常識的考試都很難及格,更談不到精通。

 

總之,任何一種真正的理論都是與實踐相結合的,只憑讀書無法達到真正精通,作為重實踐的學問,佛學更是這樣。



9.佛教起信的思想基礎是什麼?

 

 佛教起信的基礎是信念和智慧。龍樹菩薩在《致國王書》中說:“入道之法簡言之,就是信念與智慧,有信能使歸向法,有智能夠見真理,二者之中智為主,先決條件是信念。”這裡說得很清楚,有信念能使歸向佛法,有智慧才能夠明見真理。這“信”字有三重含義:一是真心喜愛,二是堅信不疑,三是堅定追求。即對所信對象產生興趣,真心喜愛,並堅信其所產生的作用,進而執著追求。這必須首先要有正確的認識,因此說“智為主”。龍樹還在這本書中指出:“以貪心歸趨,嗔恨心歸趨,恐懼心歸趨,無明心歸趨都是不合正法的歸趨。正信歸趨是建立在正確認識基礎上的符合理性的信歸。”

 

這是佛教不同於迷信的根本標誌。

 

佛教涉及的知識範圍和宇宙萬物存在量相等,故稱佛為“正等覺”、“遍知者”。但作為起信皈依的思想基礎,必須認識宇宙萬物無常和生命輪迴之苦的本質。“無常”是指“諸法無常”,即萬事萬物瞬息萬變、興衰不定、即生即滅的運動變化規律。有情生命的可悲之處就是生死輪迴之苦和生命短暫無常之苦。

 

由於這種人生短暫,生命脆弱,禍福不定,興衰相伴的無常原因,人世苦苦追求的一切榮華富貴,都變得毫無意義。認識到這種情況的具有理智的人,為了擺脫這種危機四伏的人生困境,必然會尋找出路,當認識到佛法對世界萬物和人生的認識及其解決辦法的合理性和優越性時,就會自然地皈依佛教。因此說:“起信的根本是智慧,動力是信念。”



10.學習佛法能解決什麼問題?

 

學習佛法能解決人生的大問題。這大問題包括自己獲利和一切眾生世界獲利,即自利、利他兩種。從利益的性質分,又可以分為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兩種。

 

遍知一切的佛陀認為,人生的禍患、苦難的根源是愚笨無知和由此而產生的錯誤的思想、行為。因此,消除禍患、苦難,創造幸福、快樂的唯一妙法就是驅除愚鈍的智慧,由此而產生正確的思想行為。

 

在寂天《菩薩行論》中說:“眾生都不願吃苦,但卻恰恰尋苦吃,願得利樂因愚痴,毀壞利樂如仇敵。”這就是說:消除苦難、禍患,創造幸福快樂的心,人人都有,從國王到乞丐,從人到動物,從生到死,苦苦追求的目標都離不開這個宗旨。但卻往往事與願違,背道而馳,希望和行為結果相反,希望得到的卻得不到,不願逢到的卻離不開。發生這種情況的總根源是愚鈍無知和由此產生的錯誤的想法和錯誤的行為。

 

佛法教人正確認識人生和世事,正確對待自己和眾生世界,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即美德和慈悲善心,開發明察事物本質的真智和正確處世為人的方便智慧,達到利己和利眾的目的。這就是學佛的目的和作用。



11.究竟何法是成佛之法?

 

 從總的方面來說,一切佛法都是成佛之法。但有些是直接成佛之法,有些是間接成佛之法;有些是主要法,有些是從屬法;有些是快速成就法,有些是常速成就法。

 

要想成佛,掌握成佛的方法,首先要認清什麼是“佛”。簡單地說,“佛”是心續消除煩惱所知二障,達到徹底純淨的狀態。這種狀態稱作法身。法身如太陽的光明本質,報身如太陽的本體,化身如普照的陽光。三身合稱色法二身。二身的成因是智德兩種資糧:色身的因緣是福德資糧,法身的因緣是智慧資糧,二資糧缺一也成不了佛。福德資糧指的是大悲心引起的菩提發心和舍戒忍等般若大行;智慧資糧是悟緣起性空,修二無智。

 

簡而言之,真正成佛之道只有兩條,即菩提心和二無智慧,具備這兩個條件就能成佛,不具備這兩個條件就成不了佛。

 

《文殊親教》中說:“成佛之道雖有多種,但最根本的只有三條,即出世心、菩提心、性空智慧。”這三條是全部佛法的精華。想成佛就要修這三根本道。離開這三根本道,再好的法也成不了佛。

 

12.進入佛門的第一大法是什麼?

 

 進入佛門的第一大法是皈依法。三寶皈依法是三乘佛教的入門法,也是包羅萬象、一有俱有、一無俱無的根本法。三乘佛法,歸納成一句話,就是“皈依三寶”。但這個“皈依”並不是初入佛門的人們所理解的那種粗淺意義上的皈依,而是指佛法所包括的本源、道路、目標等在內的深層次意義上的思想信念的皈依。所以許多藏傳佛教大師曾說:“佛教從入教、發心到成佛的整個過程都是皈依。”真正皈依的標準是:誠信三寶,歸靠求助三寶,一切思想言行符合佛法的要求,以佛為導師,以聖潔的僧眾為修行的榜樣。



13.佛教中有占卜預測之術嗎?

 

 佛教是古代東方文明的寶庫,內容包羅萬象,應有盡有。占卜預測是古代人類文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古代甲骨文和敦煌古藏文書簡中發現了大量的占卜卦象記載和占卜方術。藏傳佛教中流傳下來的有關占卜術的書籍資料也很多,如甲骨卜、繩卜、線卜、骰子卜、飛禽走獸鳴聲卜、數算、星算、命相“黑算”、地理風水觀測、附體預測、歷算等,種類名目甚多。

 

正規的佛法中不提倡搞占卜之類的活動,但佛教對利樂眾生的方便之法隨順世俗,並不堅決反對。所以,各民族的佛教文化中就有了各民族文化、習俗的特色。但佛教對世俗文化通通視為“外學”,與“內學”佛學有主次之分。



14.佛教利樂眾生,只有行善教化一種方法嗎?

 

 佛教的精神宗旨是興利除弊,以大悲大智大勇從輪迴的苦海中拯救一切有情眾生。

 

佛教認為眾生所以在苦海中漂流,受苦受難的總根源是愚昧無知的俱生無明,消除愚昧無明的唯一辦法是進行教化,點燃眾生自己心中的智慧明燈。

 

由於眾生心態各異,根器不同,為了適應一切眾生的心態、根器,在開發真智、消除無明的大前提下,佛祖設置了種種方便之教。所謂方便,就是不拘一格,對症下藥,有大乘、小乘、顯宗、密宗、禪宗、淨土、實教、權教、漸門、頓門、在家、出家、修德、修慧、世法與出世之法,以佛教的形式和非佛教形式,離欲修行之法和不離欲修行之法,以文教化之法和以武制惡之法,修世間快樂之法和修出世成佛之法,等等。

 

一切利眾和度眾之法,不拘一格,都是佛教的方便之法。佛教的這種適應一切眾生心態、根器的大方便,包含著佛陀的無滯無礙、深明圓通的大智慧。拘泥於一經一說之人,怎知佛門的無限大方便。外行所謂“佛經中的很多觀點自相矛盾”,就是不懂佛門的大方便所造成的誤解。

 

佛教度化的對象如果只限於一種心態,那麼,對機之法也只需要一種,其餘諸法與此一法也許有相互矛盾之處,但無量眾生有無量心態,每個眾生各得其所,有什麼矛盾呢?



15.佛教如何看待死亡?

 

“死”是分段生命的死亡。有生就有死,這是無法改變的生命規律,既然有生,也就有死。佛教對待生死,抱有一種正確的、積極的態度,既不是知生命短暫而悲觀失望,消極等待,也不像其他宗教那樣把死亡看做解脫苦難的機會和進入天堂的機會而盲目樂觀,或採取愚蠢的自殺行動。

 

“死”是人的生命結束,離別家庭親人,放棄一生所有東西的可怕的結果。沒有一個人不怕死亡。說不怕死只是一種無可奈何的自我安慰。

 

佛祖教導人們認識生、老、病、死、苦,立志擺脫生死輪迴,積極戰勝死魔。在未能擺脫生死,因業力取得人身時,要懂得得到人身不易,生命短促無常,要懂得珍惜。以人生無常為動力,積極向上,多做利己利人之事,勿做損人利己的缺德事,臨終時沒有惡業的沉重包袱,沒有內疚,輕鬆愉快,順其自然地閉上眼睛,這是一般人的死法。

 

修行的人,可分三等:下等修行人,戒惡行善,誦經唸咒,淨化業障,臨終前不得重病,不受重苦,可以安然地死去;中等修行人,行善積德,修習禪定勝觀,死時入定坐化,化骨出現舍利等;上等修行人,修習夢瑜伽,死亡中陰瑜伽等,將死亡和證道相結合,生前死後,出現異乎尋常的各種奇異徵兆,以示成就。

 

這只是粗略的分類,細分修行人死亡,可分三等九類。

 

總的來說,修行人死亡沒有痛苦和恐懼的感受和表現,可以得到善終善逝。而且,苦樂都是精神上的感受,思想精神上如果能夠正確對待,就可以減輕死亡的恐懼和痛苦。



16.既然佛教是“無神論”,為何還有眾多神佛呢?

 

“有神論”和“無神論”的所謂的“神”,不是指一般的神,而是指作為世界本源的“精神實體”或創造世界、創造人類的大梵天、濕婆、上帝之類的神,是掌握世界成毀和人類苦樂命運的神。

 

佛教不承認作為世界本源的精神實體和創世造物主的存在,主張業力創世,因此,佛教的基本精神屬於無神論。

 

“業”指行為活動,指人類的各種活動。但“業”是有意識的活動,即意識支配下的活動。眾生共同的生存環境——器世界是共同的業力形成的,個體的五之身是各自的業力形成的,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的環境和生命均屬業力的造化,故說“三界唯識”。

 

“三界唯識”的“識”是指眾生的“意識”,因為造業離不開意識,所以只說業的主體意識,不說業力——這是中觀家對“三界唯識”這句話的解說,唯識宗對“三界唯識”這句話有不同的理解。但若過分誇大意識的作用,就會滑向外道的“神我觀”和“對精神”的錯誤深淵。

 

佛教中有無數的佛、菩薩和諸佛、菩薩的化身,也有眾多欲界、色界、天人、阿修羅、無色界天、餓鬼道眾生、夜叉、世間眾神、幽靈等等。有的可見,有的肉眼不可見。這類生靈構成了非人類的隱形生靈世界,其中除佛、菩薩的化身外,都是眾生。

 

有的人不承認肉眼看不到的事物的存在。如果他們這種看法正確的話,非可見光,如紅外線、紫外線、宇宙線,電磁場,引力場,只有頭髮絲的億萬分之一的基本粒子群,四維以上的空間等,都要通通否定嗎?



17.什麼叫皈依佛教?

 

皈依佛教有兩種皈依法:

 

一種是受戒皈依;

 

一種是信念皈依。

 

受戒皈依就是皈依者尋找一個懂得戒律、自身受過相應的戒且保持戒行清淨的戒師,按律部的儀軌,請求傳戒。

 

信念皈依就是經過學習,對佛法產生信念,立志皈依三寶,並按皈依要求行事。

 

若無堅定的信念,不堅持三皈五戒和十善戒,只參加受戒儀式,從形式上取得一個三寶弟子的“資格”,不能算真正的皈依弟子。何況,現在有很多戒行不清淨的傳戒者,不按戒規行事,搞所謂“遙控傳戒”、“賣皈依證”等。還有進行違法活動的江湖騙子也不少,皈依者必須當心上當受騙。

 

真正的皈依是思想上的皈依,信念上的皈依。這種皈依表面雖然沒有皈依的標誌,也不搞什麼形式,但只要信念和思想行為符合佛法的標準,就是真正的皈依弟子。

 

皈依的前提是對佛法有所瞭解,併產生正確的信念,立志以佛、菩薩為做人的榜樣,以佛法為行為準則,達到自利、利他的目的。



18.修佛道的男女信徒必須出家嗎?

 

佛家受戒弟子有出家、在家兩種。出家的分男女比丘、男女沙彌以及正學女等五類;在家的分終身持戒的男女居士和定期持戒的男女近住兩類。佛教除了受戒的男女弟子,還有未受分別解脫戒而信佛的大量善男信女。

 

“出家”的本意是“出世”。出家要改換姓名和儀容服飾,改變貪嗔痴妒邪見等世俗思想意識,受戒持戒。僧戒中最根本的一條是梵行,即戒除男女事,若犯了殺生戒、淫戒、偷盜、妄言等,就不能稱作出家人,也無資格穿僧衣,向別人傳戒。出家人必須是思想上出世,若思想不出世,雖身在寺中,也和在家俗人沒有什麼區別。若身穿僧衣而不守僧戒,做假僧人,享受信徒供養,其罪更深重。所謂“地獄門前僧道多”指的就是這類假僧人。

 

出家是為了脫離世俗的繁雜事務,保持身心清淨,更重要的是心性清淨。若能做到心性清淨,無論出家在家都是一樣。佛法要求人們像蓮花長在泥中不沾泥那樣,品行脫俗。放棄利樂眾生的事業而只求自己解脫逃避現實,並非大乘佛教的本義。尤其是修金剛乘密法,更無必要一定要出家。如瑪爾巴大師、薩迦初祖和印度許多大成就師都是在家密法師,僅從在家出家論優劣,並非智者所為。



19.靠書本能不能學到佛法、修出成就?

 

佛陀的思想言教都以經典書本的形式流傳保存了下來,所以學佛不能離開對經典理論的學習。一切輕視經典理論學習的想法都是錯誤的,錯就錯在忽視了聞、思、修三種智慧之間的因果必然關係。聞、思、修三智的因果關係是修得智生自思得智,思得智生自聞得智,無其前因便無後果。“聞”就是求學經典理論。但佛教研究學有傳承,修有規範,“傳承”指師傳,只靠書本自學,無法得到理論和修證經驗融為一體的法脈傳承。

 

佛教經典種類繁多,文辭歧義甚多,且經文又分了義、不了義、顯義、密義等,不能直接從字面瞭解經義,這又是靠書本自學無法解決的一大難題。有些顯宗經典,憑藉歷代大善知識的疏解之文,還可以閱讀,但密宗續經,若不掌握打開密義的特殊“鑰匙”,只憑經文的字面意思,即使具大智者也難掌握了義。更何況,修密法必須要有師傳法脈和符合續部規定的灌頂受戒,不能輕信教外之人的所謂“密法不需要灌頂,可以自修”這類胡言亂語。

 

古今中外,許多世俗學問尚講師承、流派,以博大精深而著稱的佛教經學、密學怎能不講傳承呢?禪家輕視所謂“文字般若”,是其一大錯誤,但今世有些人又把文字般若視為真般若,以為靠閱讀經文就可以證道,這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的錯誤。排除上述兩個極端,尋找一條中間的道路,才是正道。

 

顯宗菩提道視尋師求學為入道之門,密宗視重師道為成就之源,具慧眼者從這個問題上,就可以對經學、密學傳承的重要性得到認識。



20.信仰佛教的人必須要唸經拜佛嗎?

 

真正的信仰是思想上的信仰,即意識形態信仰,而不是表面形式。因而說:“上智修心,中智修身,下智修口。”

 

所謂“上智修心”,就是指思想意識的修養。佛和魔,凡人和佛菩薩的根本界限是“心”,即思想意識,不是外形、表面。而且這外形、表面,可以偽裝,不能當作信與不信的標誌。真正的佛指的是慈悲、智慧等思想境界,不是有形的東西。八萬四千法,顯密與禪淨,要解決的根本問題就是“去染還淨”,即清除思想上的煩惱污染,顯現本淨佛心。

 

“中智修身”,就是指守持清規戒律,修習身德、言德,戒惡行善。

 

“下智修口”,是指唸經,誦佛號、咒語。但這並不是說唸經沒有功德或者不需要唸經,而只是說明三種修法的不同層次和適應對象。

 

即使是唸經、唸咒也有個高層次的唸法和低層次的唸法。高層次的唸經是口唸經文,心思經義,以求思想、行為和經義相合;低層次的唸經只是唸經文,不想經義。高層次的唸咒是心觀口念,一心不亂;低層次的唸咒是心不在焉,只是口念而已。



21.轉“瑪尼”經輪有什麼作用?

 

佛說,書寫、供養、唸誦佛經和咒語具有不可思議的功德,特別是在《寶篋經》中說:“唸誦聖觀世音的名號,其功德與唸誦千萬如來佛號、奉持八萬四千法的功德相等。”在《瑪尼藏經》中說:“佛祖說,可以數清大地的微塵數,數不清奉誦六字大明咒的功德數。”在《蓮花寶蔻續》中說,口念,心思,身帶六字真言,可以消除身、言、意諸種罪業,不墮惡道和無佛法之惡劣世道,不遭受羅剎、猛獸、鬼神及地、水、火、風的災害和各種毒害、戰亂之禍。能消除疾病,增益財富、壽命和諸種運氣。得生子女,消除霜凍、冰雹、蝗蟲之災和旱情。得到風調雨順,五穀豐收,保住一方平安。

 

轉瑪尼經輪的功德與奉誦明咒和佛經的功德相等。經筒中安放多少經咒,凡經輪每轉一圈,等於如數奉誦經咒一遍。此說出自多種佛經。



22.俗家弟子和還俗的僧人能穿袈裟嗎?

 

穿三衣、剃鬚發、起法號是受戒僧人的標誌。因此,佛陀三衣,只有戒行清淨的僧人才有資格穿,沒有受戒的俗人和只受過居士五戒、八戒的男女居士,以及破了戒的沙彌、比丘都沒有資格穿佛陀聖潔的三衣。

 

藏傳佛教寧瑪派、噶舉派中有家室的修行者只穿白色的袈裟,不允許穿紅黃二色袈裟。

 

漢地在家居士,穿紅黃袈裟是違律行為,因為紅黃袈裟是戒體清淨、不沾男女之事的象徵。

 

現在有些人亂穿僧衣,就像小偷穿警察服裝一樣,是一種褻瀆神聖的行為。有些騙子穿僧衣,就是為了冒充僧人,進行詐騙行為,是嚴重的違律行為。



延伸閱讀:藏傳佛教常識300題-佛教基礎知識
延伸閱讀:
藏傳佛教常識300題-佛教基礎知識
延伸閱讀:
藏傳佛教常識300題-佛教基礎知識
延伸閱讀:
藏傳佛教常識300題-佛教與現代社會
延伸閱讀:
藏傳佛教常識300題-教理修學相關解答
延伸閱讀:
藏傳佛教常識300題-教理修學相關解答
延伸閱讀:
藏傳佛教常識300題-相關密法解答
延伸閱讀:
藏傳佛教常識300題-相關密法解答
延伸閱讀:
藏傳佛教常識300題-消除常見誤解
延伸閱讀:
藏傳佛教常識300題-消除常見誤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U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